哈密尔顿《新生活报》在线阅读

哈密尔顿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0|回复: 0

她创造最牛书香世家 死后美国警界骑车开道出殡

[复制链接]

169

主题

173

帖子

0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009
威望
65
金钱
509
注册时间
2013-1-29
发表于 2017-1-6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1995年美国西部时间上午10点,辛普森案宣布结果,陪审团裁决辛普森无罪。这桩长达9个月的谜案终于破解,而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华人神探,李昌钰。如果不记得戳这里。
  大家只记得这位华人第一探长,但如果没有他身后的这个人,也就没有李昌钰的今天。
  她叫王淑贞,也是李昌钰的母亲。
  布什与克林顿曾在母亲节亲自给她写信,称她是最伟大的母亲。
  培养了13名博士儿女,其中3位被授予“美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她去世时,美国警界的警察组队而来,摩托车开道出殡。
  有人说王淑贞是一位传奇母亲,这话说得没错。
  王淑贞1897年在江苏南通出生,读女中,学琴棋书画,书香门第的才女是当时公认的大家闺秀。

, j6 C6 |% V7 m/ I3 U, G; E
. N7 b2 u3 X' }/ Z' O
5 n/ j' A* m) I0 w0 o( C
  王淑贞雕像。
  端庄贤淑的少女在19岁那年,与当地的大商人李浩民喜结连理,从此过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李浩民认真经营家族的粮食商行——懋记五洋号,靠着老实经营,产品多样,商行发展的有声有色。王淑贞则坐镇后方,操持家务,为李家生了8个女儿5个儿子,成了李浩民得意的贤内助。
  1948年,八年抗战的阴影尚未走出,国共内战再起。在那个离乱的时代,李浩民决定举家迁往台湾(专题)。他逐渐将生意的重心迁往台湾,从上海、江苏等地进货到台湾,经营起了一家渔场。
  1949年1月27日,正月初一,李浩民从江苏拉完货,打算返回台湾。孩子们早早将房间院子布置一新,他们还用石头、盆景摆设了一个“父来公园”。但谁能料到,父亲李浩民再也回不来了。

0 P5 {6 ^% D, V
% k. G$ f$ v" n$ g! Z% C

/ k) d8 j% f- \3 S. _
  李浩民坐的太平轮,后来被称为中国的“泰坦尼克号”,它载重2050吨,是上海中联公司负责上海和基隆之间的客货运输而租赁的大型客货轮。
  同在这艘船上的人,有袁世凯之孙袁家艺、俞季虞(蒋经国助手),香港(专题)女富翁龚如心父亲龚云龙。为了运载更多的人,这辆本只能核载500人的船上挤满了上千人。为了应对超载检查、躲避战事,夜间航行不敢开灯不敢鸣笛。刚驶离吴淞口不久的太平轮,在无边的黑暗中与另一艘大型货轮建元轮相撞,两艘客轮随即沉没。900多人丧生,仅有50多人生还,李浩民未能幸免于难,时年50岁左右。
0 @1 _( p- h: C7 h3 q

3 j2 u6 Y$ K3 W! L: X4 I; f% }; j; j, A. t7 h
  王淑贞在报纸上看到丈夫罹难的消息,一时难以接受,她甚至雇用飞机到失事海域搜寻丈夫的身影,可惜最终一无所获。
  大难临头各自飞,丈夫的离开让王淑贞尝尽了人情冷暖。从未经过商的王淑贞不懂得如何接管丈夫的生意,13个孩子年纪尚小,曾经生意上的伙伴都不愿接这个烫手山芋,曾经富裕的家庭瞬间陷入了绝境。
  当时李昌钰十来岁,还和每天一样上学下课,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学费不能按时交了,还要与兄弟姐妹共用一个书桌,衣服裤子都要兄弟间相互穿,节假日还要卖报纸没了自由的时间,这才懂得母亲的艰难处境。
  面对这一切,王淑贞没有放弃,她告诉自己:“我不会经商,也没有工人的技术,但是我有一把子力气啊!”她每天早出晚归,从“大家闺秀”成为了“全职帮佣”,她帮有钱人家带孩子、洗衣做饭。曾经那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手,硬是在艰苦的生活中磨出了一手老茧。
  日子都快穷的揭不开锅了,张淑贞还坚持要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当时她们住在台湾桃园区荒芜的郊外,可孩子们都在市区上学,每天光着脚丫要走好几十里路,条件虽然艰苦,但是13个孩子没有一个人因为家境窘迫而辍学。
  生活虽艰苦,但王淑贞却给孩子们精神上的“富养”,主张以理服人,她常说:“待人要好,做事要专心,少说话,多做事。”身体力行地示范为人要善良,自己家吃完上顿没下顿,但还会把米借给别人。告诉孩子们做人要刻苦、坚强、善良。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为之后孩子们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9 \. F) C' K( Q5 {# M
2 E, @. @& N5 g& A# }- W
7 z7 r" s; W' Y+ ~
  从警官学校毕业后,李昌钰成为一名巡官,待遇工作都不错。王淑贞却对儿子说:“你还要继续往上读,硕士不够,还得把博士读出来。”李家的13个孩子,在母亲咬牙坚持的那十多年里,成为了13个博士,这个壮观的景象绝对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迹。他们毕业后分别成为科研学者、商人、设计师、工程师、艺术家、广告师、证券工作者、IT精英。
  其中最为著名的还是华人刑侦专家,有“东方福尔摩斯”之称的李昌钰。“我当警察的时候,什么连环杀人犯、血腥的凶案现场,我都司空见惯毫不畏惧,但唯独妈妈要生气,让我害怕”。可见王淑贞对孩子们的家教之严格。
  王淑贞爱国,不是说她拒绝洋货,不说外语,她是要让孩子们铭记自己的根永远在中国。王淑贞曾说:“你们可以去海外发展,但有一点必须要记住,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1998年,李昌钰因为破获多起奇案和名案,在美国警界知名度大增,被任命为美国康州警政厅厅长,起初李昌钰并不想接受这次任命,作为母亲,王淑贞对儿子的告诫是:你做厅长不是为你自己,是为中国人打开看世界的通道。”听到了母亲的规劝,李昌钰才接下任命,成为全美第一位出任州级警界最高职位的华裔(专题)首长。
  b% W; P& a+ O0 L4 O  s% {* l2 |& h% i

0 w, j. x( O8 A8 z4 s1 H+ p; s  u  B% F# c/ x% Z' s

; X4 e2 E1 ]% e8 v  e: j

. A  G0 c  c2 v) \& S/ c* S$ |3 l* n6 }% S- |+ f, |
  平常在家,她与子女们交流,还会坚持用江淮官话如皋方言,一方面身在异国他乡听到乡音解乡愁,另外一方面是提醒子女们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一个母亲有多伟大,可以从她为儿女迸发出多大的能量时看出。王淑贞的文化水平相当于初中学历,1959年,她已62岁高龄,为了去美国与子女们团聚,硬是靠着死记硬背,通过了美国移民(专题)局的英语考试,拿到了永久居留证,花甲之年,在短时间内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除了惊叹王淑贞的勤奋与天分,她为见上孩子们而付出的心力与爱,更令人钦佩。
, j1 {: c  y( K. M% u

+ c6 N4 N4 i. i% q4 Q7 y2 h9 B# _8 `" d( T1 ?$ ]
  李昌钰一家回家乡与母亲雕塑合照。
  在王淑贞100岁大寿时,子女们问她想要什么生日礼物,她说:“我什么都不要,只希望如果有机会,给家乡的孩子们造所学校”。
. ]% N' p5 x1 W  ?# @: A8 ~% Z: g% P) x
  B2 V- _/ q+ U6 D2 X) K$ Q

8 ^  d7 }" F) T
  小女儿李小枫与儿子李昌钰。
  然而家乡的小学已经建好,她却还没来得及看上一眼。2003年3月6日,106岁的王淑贞在美国纽约(专题)逝世。葬礼很隆重,礼遇也极高,美国很多州的警察都组织了礼队。出殡的时候,摩托车开道,美国人都在向一个中国老太太致敬。殡仪馆老板说:“我们家三代从事殡仪馆,从未见过规模这么大的葬礼,当地很多华人都说感觉做中国人好光荣。”
  王淑贞生于光绪,长于民国,成于共和,逝于21世纪,这位跨越历史长河的中国老人,在爱情和婚姻里扮演着贤妻角色,在家庭中闪耀着良母的光辉,以瘦弱的肩膀扛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她言传身教,让13个孩子在苦难的生活中,给予子女们无限的勇气去抗击生活,主宰人生。作为中国人,期颐之年仍心系祖国教育,令人动容。
  时代的楷模有很多,王淑贞一定是其中耀眼的一位。

8 M' E/ N' \+ V  W- W! J# q0 Q
0 |4 t: i. ^" w- |0 d" g( U
* v0 D2 M0 q- s3 y+ w+ O*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4, 2024-6-2 21: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