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尔顿《新生活报》在线阅读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10|回复: 0

为什么现在的家庭很少用灭火器呢?

[复制链接]

9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新手上路

积分
30
威望
0
金钱
30
注册时间
2010-11-16
发表于 2010-11-16 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金房地产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北美华人新生活

旅游资讯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20:21 编辑 % `& i6 u) V& @" a

4 ^! t" E" F) `: W- j- m% m3 Wえええ
5 T( ]& e0 ]7 a# w( I% n$ e) y  “11·9”全国消防宣传日这天,惠州市公安消防局在市区花边岭广场,通过在现场设置疏散通道、逃生软梯、燃气瓶与油锅着火应急等体验区,让广大市民在轻松体验中掌握防火、灭火及逃生等消防知识。据消防中队官兵称,从他们今年以来处置的部分家庭火灾来看,其中相当一部分家庭既没有灭火器,也没有掌握基本灭火技巧,最终将小火酿成大灾。因此,家庭购置灭火器很有必要
' `6 b, o( z% H( ]2 S% L5 x  为什么现在的家庭很少用灭火器呢?按照市民周小姐的说法是,平时很注意安全,没有必要买灭火器。笔者相信,这种观点代表了很多居民的心声。因为居民都是从自身实际出发,没有遭遇过火灾,更不可能亲身体会到火灾发生后那种痛苦的滋味。但是,从有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来看,2009年度,城市居民家庭火灾占火灾发生总数的40.3%,而几乎所有的家庭火灾都是扑救不及时酿成的。这些情况作为居民来说一般都不会主动去了解。无知就会导致无畏,就缺少对家庭容易引发火灾的高度重视。再加上很多居民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有的认为灭火器里面装的泡沫和干粉是有毒物品,放在家里会影响身体健康,还有的甚至认为灭火器容易爆炸,买一个灭火器等于买一个定时炸弹。造成这样的认识误区,笔者认为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推广力度的疲软,严重阻碍了灭火器进家入户。
9 j( {" X$ x" V4 l: F9 F  从近年来有关报道我们可以看出,也就是在“11·9”全国消防宣传日这天,各地的消防部门为了配合媒体的宣传,象征性地搞一些演示活动。除此之外,平日里对防火灭火、如何使用消防器材的宣讲演练基本上“销声匿迹”,人们所看到的,就是火灾发生后,消防队员忙碌的身影,这会给大家一种错觉:总认为,消防是需要专业人员的,灭火器应该是消防部门才有的。要彻底改变这种观念,提高人们对预防家庭火灾的重视,一定要加大对灭火器材推广应用的力度。: |1 b4 v7 u4 x
  现在,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用火、用电、用气、用油量随之增加,购买灭火器就等于给家庭添置一份安全保险。消防部门要让人们对灭火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要多在社区和其他公共场所组织居民积极参加消防灭火演习,引导居民正确使用灭火器材,让居民真正认识到配置灭火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要多同其他单位配合,比如学校、企业、新闻媒介等,利用节假日广泛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活动,让广大居民知道,一旦家庭出现火灾,一件简易的灭火器材可以随时将火扑灭,即使火势变大,家庭灭火器也会为消防队员灭火赢得宝贵时间。居民们看多了、听多了、见多了,人人受到了教育,增强了防范意识,又能熟练掌握灭火器的操作,那么对推进灭火器进家入户必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此多管齐下,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广大居民的消防意识,最大限度杜绝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 o9 A2 g( ^; G& J    生活中的消防误区
7 O! @& T; i3 D: ?- a  一、液化气钢瓶置于灶台下壁橱内。液化气钢瓶由于质量、使用时间以及管路阀门的开启连接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漏气或慢性漏气。而液化石油气成分大多为碳三碳四,即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且比空气重,放在壁橱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积聚沉淀在地面,一旦遇明火极易造成化工品快递燃烧爆炸事故。经计算,当房间里泄漏出的煤气、液化气和空气混合达到4.5%~35.8%时,遇到火种就会产生爆炸燃烧。因此,液化石油气钢瓶应置于远离灶台、空气流通又便于人们操作和观察的地方。
) F  g1 x$ K" F- e) M" n  二、电线不穿管预埋。人们在装修过程中,为了追求装修的美观,往往将电线不经穿管保护而直接预埋于墙体中。而一些从未经过电工培训的人员,安装电器线路时不管怎样的接线方式安全、线径多少、负荷多少、怎样分区供电等,就直接将电器线路埋于墙体。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家用电器的增多,一旦线路故障或损坏,你想要维修整改也找不着门路,轻者造成短路影响家用电器安全,重者则会引起火灾。
( f& W/ t: U9 L  三、家用电器不拔插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家用电器也越来越多样化、智能化,遥控器一拿,轻轻一按,开关自如。殊不知,家用电器在设计时,有些电源开关设计在电源变压器的副边,当你使用遥控器关闭电视机等时,变压器原边仍在通电,虽然它通过的电流很小,但长时间通电,电流会使电源变压器继续升温,电源变压器的线圈和绝缘性就会因短路或炭化而起火,或者“吸引”雷电的侵入,引起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短路过载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在使用完家用电器之后,还是应该切断电源,以防万一。5 ]8 R* j! b# h2 E1 I1 r, q4 U: p
  四、阳台作仓库。家庭总有一些不肯舍弃的杂物和日常需要使用的物品。因此,储藏室和阳台也就成了有些家庭的杂物仓库,有的甚至把油漆、车用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都放在阳台上,使阳台成了火险丛生之地。夏季阳光的直射以及小孩玩火等因素,都可能造成阳台火灾。同时,现代家庭几乎都装有防盗门窗等设施,一旦发生火灾,万一门窗等逃生通道受阻,阳台就成了最好的避难之地,因此,不应将阳台作为杂物仓库。
- T3 S0 y3 A) r# u4 i9 d2 K  五、楼道作停车地。虽然现在一些城市新建的大楼都建有汽车租赁停车场地,但依然还有一些居民图方便,经常将自行车等停在楼梯或低层楼道上。一些老楼这种情况尤其突出,甚至影响人们的正常行走。万一有火灾等突发事件时,通道的阻塞便可能致人死亡。  c! O6 N! K/ v/ g- w( T8 J7 w
     事实对人类造成的危害非常小,也会使人陷入过分的恐怖中。害怕和恐怖的程度因人而易,反过来说,正像代表每个人性格的理性判断那样,当其消失的时候就成了没有个性的人。这些人汇集成群,共同拥有不安和恐怖,显示出火灾时特有的心理,会导致比火灾本身更加严重的灾害。这个人群是由本无联系的人未经组织而形成的团体,混乱时,如果没有可依赖的人,就必定会陷入周围的氛围中,由于共同具备的不安,就易于听从谣言或错误的诱导。从心理角度看,人群具有下列特征:. q  n4 ^& N* ~& F. }' U
    1、都有共同关心的问题而聚集在一起。该团体是偶然的、临时产生的。是一个没有任务分担的团体。易于受周围人的感情所支配。
. U/ p) B$ Z" |4 p8 Y# v' H* J1 F7 ]    2、愿意靠近人群。由于某种原困,人们汇集到一起。这些汇集起来的人群公司注册的心理又起到相乘的作用。遇到火灾时的烟雾、异臭、停电、嘈杂等状况,常常会导致恐慌。内部情况的场所,当人们对情况无法作出冷静的判断时,往往会返回进来时的线路上。: w$ N# p% v2 U& c1 P1 `2 a5 Q
    3、朝着光亮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就寝之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明亮的环境下。对黑暗都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因此,当突如其来的烟雾遮挡住视线,陷入无法照明的黑暗世界时,习惯上都朝着有亮光的方向逃跑。. e, n# L+ R% u
    4、回避危险有烟和火时,往往朝着看不见烟和火锅炉的方向逃跑。疏散行动变成了只着眼于眼前危险的单纯行动。被烟和火追得走投无路,没有其他逃生办法时,往往会采取从高处跳下等意想不到的冲动行为。1 |1 J" X1 y( ?8 D! L
    5、随大众不是自己来判断逃生的方向,而是跟在前面的人或是大多数人的后面,胡乱随。
2 l( W" Z* z8 N( O    6、其他由于烟雾和火的刺激,判断力减弱,身体不适时,便惊惶失措,从而延误了采取疏散行动的时机。中一个因素,就会导致恐慌的发生。
: c7 ]2 H7 f+ k    (1)疏散动机火灾时,当人们处于烟和火的环境下,为了逃避危险,要采取疏散行动。此时的心情困人而异,有的人一看见烟和火就会陷入不知所措的状态中。
# H3 I+ V& m& j  n# X' a! W    (2)外部状况疏散时,如果出现停电、听见惨叫或怒吼声,往往会导致恐慌的发生。
, s2 n0 X0 R9 F    (3)火灾情报的提供和疏散诱导。疏散时,如果得不到情报或是情报不正确,人们无法疏散、火灾现场发生变化、疏散人员的行动不统一等都会使不安的心情加剧,最终导致恐慌。 4 D+ P8 D' X( K
    (4)疏散时的障碍电焊机疏散通道被烟和火隔断、疏散门上锁、或有障碍物时,疏散人员左右乱窜,互相撞倒,使心理上更加惊慌,最终陷入恐慌状态。一但由上诉原因发生恐慌,人们就很难接受外部的控制,这些失去正常判断能力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有时会导致极为惨痛的灾难。相关阅读: 股份公司注册登记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登记
0 G4 i; |+ M8 Z' a9 S3 g6 Z  jええ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4, 2025-5-19 21: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