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9月是儿童意外伤害高发期,当看到孩子意外受伤,家长往往会手足无措,但往往几分钟的耽搁,就会酿成悲剧,所以家长懂得儿童各种意外伤害的急救措施很有必要!以下文章从儿童溺水、烫伤、异物梗住呼吸道、动物咬伤、骨折五个方面,进行了预防指导。 1溺水 0 ]& m% g3 k" y5 t8 L
# A1 |. J/ i0 j9 w7 P
: k( H! d$ X! l6 N) e$ w# O w4 _& U. R
, K/ [4 m9 s/ Y+ d U4 T9 \ 溺水是婴儿期常见的意外伤害,可能导致孩子窒息,严重会导致孩子死亡。最常见的溺水发生在家里,而不是大家认为的河里、海里。在危险的地方,家长仔细看护孩子,反而更加安全。 如何处理: 1 .用手将溺水宝宝口中的呕吐物、污物取出,解开衣服,保持呼吸顺畅。 2 .宝宝不小心溺水,可按压宝宝的胸部,或让宝宝保持头低脚高的位置将水排出。 3 .检查溺水小儿是否清醒,可呼唤或拍打其足底,看有无反应,并用耳朵仔细听其是否有自主呼吸存在。对于已经没有呼吸的小儿,须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预防方法: 1 .帮宝宝洗澡时,不可单独把宝宝留在浴室,哪怕几秒钟时间。 2 .避免使用太滑的磁砖,亦可在浴室放止滑垫,防止宝宝跌倒。任何可装水的容器应加装盖子,或把容器倒放,厕所马桶盖也应盖上。会走路的宝宝,不要让他们单独在湖边等有水的地方玩耍。 2烫伤 烫伤、烧伤在婴幼儿中也比较常见,并且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家长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如何处理: 冲:冲冷水可让皮肤立即降温以降低伤害,但要避免用冰块直接放在伤口上。 脱:充分泡湿后小心除去衣物,可用剪刀剪开衣物。 泡:浸泡在冷水中以减轻疼痛,如果是宝宝,不要浸泡太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度造成休克 盖:用干净或无菌纱布、布条或棉质衣物类(不含毛料)覆盖在伤处,并加以固定。 送:送到有烧伤病房或烧伤中心的医疗院所治疗。 预防方法: 1 .给宝宝洗澡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建议最高水温不超过50℃,以接近人体体温为佳。 2 .不要把热水壶等容器放在宝宝可以碰触到的地方。不要让宝宝接触有高温蒸气的东西。包括饮水机、微波炉等。不需要过早教导宝宝使用电器,以免造成反效果。 3异物梗住呼吸道 孩子有时会将本该进入食管的食物(爆米花等),误吸到气管内;或者将其他异物(例如小玻璃珠)吸入气管内。食物在气管内堵着,孩子就不能呼吸,时间久了,会导致窒息,危及生命。 如何处理: 建议先将宝宝俯姿,前倾约45°,脸朝下且略微头低脚高,施予宝宝5次有效的背部拍击,之后翻成正面施予5次胸外按压,反复进行直到阻塞物被排出。如果宝宝只是呛到而尚未有窒息的状况,通常都能自己将异物吐出。不要帮宝宝把异物吐出而用手指去做挖的动作,这样通常会导致异物更加深入,若宝宝已出现窒息症状,妈妈们请先确认宝宝的呼吸到是否畅通,同时拨打电话协助。 预防方法: 1.尽量不要在吃饭是看视频,尤其是特别搞笑、惊吓的。 2.不要给4岁内的孩子吃果冻、爆米花、整粒花生米。 3.给孩子吃带核的水果时,把果核取出。 4.一般来说1/4个葡萄大小的食物,孩子吞食起来问题不大,但孩子吃东西时,尤其是颗粒状、硬物的时候,家长应该在旁边看着。 5.不要让孩子在跑、跳、玩耍的时候吃东西。 4动物咬伤 儿童中,最常见的动物咬伤是狗,其次是猫。动物咬伤后,除了局部软组织、肌肉损伤外,更让人恐惧的是怕感染狂犬病。 如何处理: 1 当宝宝被动物咬伤时,先用水将伤口清洗干净,并且消毒。 2 若有出血现象,则必须先止血,再以干净的纱布盖住伤口并到医院施打破伤风针。 3 如果宝宝身上的伤口还沾有泥土或灰尘等脏污,可视情况给予抗生素;如果伤口太脏的话,用大量生理食盐水冲洗,尽量使伤口保持干净,减少细菌污染,加速伤口愈合。 5骨折 因为孩子的骨骼柔韧,其上覆盖的组织厚,所以孩子的骨折多不是完全骨折,而是青枝骨折,就像树枝折了一样,表现就是折而不断。出现青枝骨折后,骨骼变形不明显,所以家长们多不能明确是否有骨折,可以通过以下辨别下:受伤处表面会肿胀;你触摸时,孩子会痛;之前孩子有受伤病史,例如摔倒、棍棒伤等。如果满足了以上要点,就按照骨折处理。 如何处理: 1 如果宝宝碰撞的部位有出血的外伤,必须先行止血,若伤口上有铁锈、泥土等脏污则需要立刻到医院打破伤风。 2 将患部用木板固定,尽量避免动到受伤的部位并立刻送医。 3 若怀疑宝宝有骨折现象,建议要到医院照X光。 预防方法: 要避免让宝宝一个人或在没有大人的环境中玩,家长随时关注宝宝的行动。 避免儿童意外伤害,给宝贝一个美好童年!除了提高安全意识,还可以利用保险保护儿童!
! e& u# a" z. ?# {% [ O$ O
& ` S$ o* i2 [4 [" k+ O7 B; z9 p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