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尔顿《新生活报》在线阅读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0|回复: 1

喝腊八粥、泡腊八蒜……腊八节的打开方式有这些

[复制链接]

8780

主题

213

回帖

0

精华

论坛元老

积分
267538
威望
2434
金钱
24138
注册时间
2010-2-19
发表于 2022-1-10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金房地产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北美华人新生活

旅游资讯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2 y- R* n/ J) y( P, |; K
20221 h; |5 {2 s" V) x9 O
01/10' {, Z; V* J% P* E: a
09:01
, f" a& u/ d/ D中国新闻网
& l- R, o- M) H企鹅号
" k. l7 @/ f& Z8 n% K& y  t
分享
/ L- A; x4 e5 s  T[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 y; M/ G: j$ i% z6 w( L5 E评论
, Y4 k7 S( z; _8 M/ Q# j0 `5 r: m: X1 F2547 I% `& l; C0 V  A' I+ U

$ h) M& @& r) h4 Q# j( v
" X& l% |: {, a4 j7 i3 M% t6 k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10日电(记者 上官云) 转眼间,又是一年腊八节。喝腊八粥、制作点腊八蒜……关于这个节日,可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
民俗专家王娟日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腊八节人们常吃的饮食有腊八粥、腊八面等,也有的地方会喝“腊八酒”。腊八节到了,过年的大幕也就此拉开了。
腊八节与“腊祭”习俗有关?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为“佛成道节”等。
资料图:腊八节当日,雍和宫的工作人员熬制腊八粥免费发放。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也有说法称,在中国古代,一些地方很早就有与“腊”相关的“腊祭”习俗,时间在腊月,具体日期并不固定,这种习俗后来被视作“腊八节”的来源之一。
过腊八节,很多地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几经演变后,腊八粥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当然,煮腊八粥,不同地方的人家使用的材料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等,再加点红豆、花生或者葡萄干之类的。
“关于腊八粥的由来,有好几种说法。”王娟介绍称,其中有个故事,告诉人们生活中要“勤俭节约”,“相传以前有个人,浪费了很多粮食,他身边的人觉得可惜,便悄悄收了起来。”
豆子、米……收起来的粮食有各种类型。到了年末,浪费粮食的这个人家里没米下锅,就把这些积攒的粮食放在一起煮粥。此后,这家人也懂得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有的地方会在腊八粥里加入一些香菇或蔬菜。但总的来说,煮腊八粥用到的食材一般比较多,得有十来种,多的时候可能有十几种、二十多种。”她表示。
除了喝腊八粥,还有哪些习俗?
包括喝腊八粥等各种饮食习俗在内,腊八节可能承载着很多人温馨的记忆。
曾有老北京人回忆,自己小时候,熬腊八粥一般在腊八节那天凌晨四点左右,粥里要放一点青丝红丝,或者红白糖,三四个小时过去后,煮好的粥香甜可口。
资料图:工作人员将定制的腊八粥摆放整齐。泱波 摄
“以前家里的长辈过腊八节很认真,会给大家准备腊八粥,还要提前泡腊八蒜,比较有仪式感。”提起过腊八节的经历,程女士这样对记者说道。
的确,在腊八节,具有象征性的食物还有腊八蒜、腊八面等。人们挑选上好的大蒜,用醋泡好,等到了除夕吃饺子的时候,蒜已经变成了漂亮的绿色。
“另外有说法称,蒜和‘算’谐音,这也在提醒人们,年底就要到了,有欠款或者账目盈亏,要及时计算清楚。” 王娟说,也有的地方会在腊八节这一天喝“腊八酒”。
每个人都是传统节日的“载体”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个节日的到来,意味着年近了,人们为过春节做着准备,忙得不亦乐乎。
“传统节日,为人们提供了家庭之间相互联系、维系亲情的一种渠道。”王娟认为,在准备过节的过程中或者过节时,人们深化了“家”的传统观念,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
对节令饮食、民间习俗,或是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也有不少是通过传统节日来实现的。在王娟看来,我们应当重视传统节日,通过过节去感受节日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她认为,要重视当前人们的精神与生活需要,将传统节日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这些节日的‘载体’,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完)

0 ]$ W+ \# l( v9 U) J' S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8 l! [0 u# m! {) ~0 e. m

( p; S7 L: X$ N0 r
- y) G6 ^1 a# q

/ e5 }! n7 O" B
; c* x' W- b/ z" N
5 x: f5 O- ?+ z%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4, 2025-4-3 21: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