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尔顿《新生活报》在线阅读

哈密尔顿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0|回复: 0

警惕!美国对华“圈套”正在割裂世界

[复制链接]

8780

主题

213

回帖

0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538
威望
2434
金钱
24138
注册时间
2010-2-19
发表于 2022-6-3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北美华人新生活

旅游资讯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 K/ P: f# L; p5 Y( l$ }% G" \+ t+ }- ?* ]9 u' j- }+ s8 H& w
4 z- k* l' }" B7 y. \

# `+ P% t+ g/ g; ^; K& L( y

经过一年多的交手互动,拜登政府认清了一个现实:

美国无法改变中国。

无论是“从实力地位出发”这种居高临下的遏制,还是“竞争、合作、对抗”这种“障眼法”式的打压,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这句基于实践的结论,也被清楚地写进了拜登政府首次系统性的对华政策阐述里。

当然,美国人也会变招。

随后,拜登政府话锋一转,称要“塑造中国周围的战略环境”。

6月1日,在一场公开讲话中,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又把这话重复了一遍——美国能做的,以及美国正在努力做的,是“塑造中国周围的战略环境”。

这,也是拜登政府相较上届政府做出的最大变招,主要通过“结盟”来实现,这也被列入了美国所谓的新“三分法”中。

相较于对华政策中的其他说辞,这项政策似乎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做支撑,毕竟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拜登政府非常热衷于“拉圈子”

然而,也正是这一个个“小圈子”正在割裂世界。在“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频发的今天,美国的行径所造成的影响让本就动荡的世界陷入了更大的危险。

美国究竟要塑造一种什么样的战略环境,不惜拉着全世界“买单”?美国的行径又会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中美官方高层互动,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谭主都没有缺席,有一点感受,特别明显:

见中国之前,为了让自己更有“底气”,拜登政府的“准备工作”,是真没少做。

中美安克雷奇高层战略对话前几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还在访问韩国和日本。

中美天津会晤之前,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马不停蹄地访问了日本、韩国、蒙古,离开天津,又去了阿曼。同一时间段,布林肯在印度,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菲律宾。

由此可以看出,在和中国接触前后,拜登政府把联络的重心放在了中国周边的亚太国家,针对性很强。

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在会晤中说上一句:

美国对中国的做法,不仅是为了美国人民,也是为了“保护我们盟友的利益”

这背后,还藏着拜登政府的一招“险棋”。从他在亚太地区“拉圈子”的行动中可以看出些端倪。

去年,在拜登的组织下,美日印澳四国,开了一场“四方安全对话”机制领导人峰会。这是该机制自成立以来,首次上升到领导人层级对话。

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是在2007年成立的,中间沉寂过一段时间,拜登政府此番将其重新激活,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

美国要“撮合”自己在亚太地区的盟友。

一直以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体系,都是“轴辐体系”——美国是轴,其他国家是一根根辐条。

辐条与辐条,并不相连,只有轴在,才能转动。这既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美国的霸主地位,也能避免这些国家靠得太近,毕竟,亚洲国家走得太近,可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随着今年1月,日本与澳大利亚签署《互惠准入协定》,这一局面发生了改变——美国在亚太的盟友,相互联系开始加密。

这一协定增强了日澳两国在安全防务上的合作。而在这之前,日本只同美国签订过类似的协议。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将其总结为“网格体系”,就是促进盟友和盟友,也就是辐条之间的对接,从而形成一个网格化的整体。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给谭主解释了背后的原因:

在当前的情况下,中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国想要塑造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环境。美国希望自己在亚太地区的盟友可以联合起来,更多地介入南海、台海和东海问题,同中国作对,向中国施加外交和安全上的压力,这也凸显了美国对中国这一“战略对手”的优先关注。

在亚太地区织密网络还不够,拜登政府还有更大的野心,于是,拜登政府还成立了一个新组织:

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

这一组织的成立,意味很明确:

加强不同盟友体系的联系。

要知道,这是美国在冷战时期都很难做到的事情。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最近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他告诉谭主:

冷战从一开始,美国和欧洲就形成了跨大西洋联盟,那是因为他们当时有共同的利益,比如马歇尔计划的“复兴欧洲”。但亚洲当时的情况和欧洲的情况很不一样,所以美国在亚洲是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到了现在,美国想要在亚太地区结盟,仍会遇到比在欧洲更大的阻力。

与在欧洲的顺利结盟不同,二战刚结束不久,美国就在亚洲打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当时战场上的失利还只是美国在亚洲碰壁的开始,事实上,深受局部战争之苦的亚洲国家,更加珍惜独立自主的精神,面对今日想要拉帮结派的美国,大多数亚洲国家,都没有“选边站”。

为了将大西洋联盟的力量投射到亚太地区,拜登政府拉上了美国在大西洋联盟中最重要的盟友——英国。拜登政府希望通过两个“圈子”的嵌套,增强大西洋盟友和太平洋盟友的合作。

为了这个野心,拜登政府还在推动另外一项行动,加速北约的“印太化”

先是北约外长会,首次邀请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参加;

再是,日本还和英国签署了《互惠准入协定》,两个国家可以联合部署兵力。

这些行为特别值得警惕,拜登政府试图将使俄乌冲突激化的阵营化对抗引向亚太地区,这对亚太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

俗话说,圈子不同,不必硬融。美国强行地把不同体系“撮合”在一起,真的能兼容吗?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沈雅梅告诉谭主,很多国家对美国能不能处理好这么多“小圈子”的关系,是打问号的。很明显,无论是从外交技能来说还是从思维方式来说,现在的局面,已经超出了美国的“应酬能力”,这只会让国际局势变得更加混乱、更加复杂。

这不是危言耸听,澳大利亚殷鉴不远。

就在美英澳宣布成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的当天,澳大利亚单方面中止了从法国订购12艘常规潜艇的合同,转而在美英的支持下,准备建立核潜艇部队。

澳大利亚之所以变卦,是想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是法国潜艇所不能满足的。

这件事,不仅恶化了法国和澳大利亚的关系,也恶化了法国同美国的关系——法国不仅召回了驻澳大利亚大使,还召回了驻美国大使。

积极充当美国“马前卒”的澳大利亚前总理莫里森,则以狼狈下台收场。

这件事,只是一个开端,因为在美国拉的“圈子”中,这样不和谐的因素,还有很多。

印度,就是其中一个。

“印太战略”是拜登政府的一大手笔,如果没有印度,笑话可就闹大了。所以,拜登政府执政后,也是对印度多加拉拢。

但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此次俄乌冲突中,美国的大西洋盟友要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印度悉数拒绝参加。

是否加入美国的“印太战略”,印度也有自己的地缘政治考量。如果可以借力加强自己在印度洋的地位,美国的便车,印度搭上也不亏。

印度学者表示,印度目前希望在国际体系中扮演一个规范性权力的角色,它的意思是,印度希望充分发挥战略自主性,向世界提供印度眼中全球规范应有的框架。

抱有这样想法的印度,当然不会配合美国所谓的“印太战略”,成为其中的棋子。

比起印度的不配合,拜登政府要在亚太地区进一步“拉圈子”,面临着一个更加现实的困难:

亚太地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地区,域内的很多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如果仅仅打着安全和对抗的旗号,很难吸引人,于是拜登政府又出了一招——“印太经济框架”。

早在今年2月公布“印太战略”时,拜登政府就开始为“印太经济框架”造势。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刘卫东告诉谭主,印太战略”过多地强调了政治和安全方面的考虑,在经贸方面上是不足的,所以,拜登政府希望通过“印太经济框架”,来补一补这个短板。毕竟,在全球化时代,经贸已经成为政治安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经贸合作托底的政治军事合作是难以稳固持久的。

只是,拜登政府口中的“经济”,和亚洲国家理解的“经济”,并不是一回事。补,又能补多少呢?

看看参加“印太经济框架”的国家。

这些国家,可以分成四类:

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成员国

部分东盟成员国

韩国、新西兰

斐济

其中一些,在拜登政府2月份公布的“印太战略”中出现过,当时,拜登政府的表述是:

深化与日本、韩国等的关系;

加强同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太平洋岛国等的关系。

如果从地缘和经济的角度去看,两组都太混搭了。但如果结合一下美国的军事联盟关系,就能看出端倪:

日本、韩国等,都是与美国缔结过双边军事联盟关系的国家。

所以,“印太经济框架”表面上取了一个“经济”的名字,但内核,还是政治战略的考量。

也难怪会有媒体说,“印太经济框架”其实就是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的“一部分”。其本质,仍然是在划分阵营,仍然是在“排他”

这些事情,韩国和东盟,可不想掺和。

长期以来,韩国虽然与美国有着双边军事同盟关系,却一直对和美日形成一个三边的同盟抱有警惕之心。

美国极力促成日韩战略同盟始终未见成效。要知道,横梗在韩国和日本之间的问题有很多。

就在5月末的几天,两国还就独岛(日本称“竹岛”)问题起了争端:

先是日本抗议韩国船只进行调查活动,韩国又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不接受日方提出的异议。

日韩之间的矛盾,美国调解无门。退而求其次,拜登又想着用经济“诓”住韩国。

这次亚洲行拜登就打破惯例,把第一站放在了韩国,而在韩国的第一站,又放在了三星电子半导体工厂。

韩国芯片产业的全球市场份额,仅次于美国排名全球第二。拜登访问韩国前,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最新的报告显示,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制造产能中的份额已从1990年的37%降至当前的12%。

韩国媒体分析,美方这是考虑到供应链才作此安排。

果不其然,访韩第二天,拜登就在会谈中拉着韩国商谈在维持半导体稳定供应方面展开合作。目的,是希望韩国在芯片领域,“绕开”中国。

要知道,今年前4个月,韩国对华投资增长了76.3%,其中绝大部分投资都集中在高技术产业,投资者中,不乏SK海力士这样的韩国芯片巨头。

这些韩国芯片巨头应该也深有体会,和美国合作,是什么意思——去年9月,美国就以提高芯片“供应链透明度”为由,要求他们的晶圆代工厂交出被视为商业机密的库存量、订单、销售记录等数据。

美国,想以此掌握这些公司与中国的经济活动数据,从而便于自己布局,围堵中国。

所以在美国近期提议与韩国、日本等组建芯片联盟时,韩国自然也没有积极回应。因为,如果配合美国,韩国无疑将自己的核心利益拱手让出,任美国摆布,这样的代价不可谓不大。

还在发展的东盟国家,又甘愿听美国安排,接受一个“去中国化”的方案吗?

东盟国家,和中国有着广泛的经济往来。从2009年起,中国就超过美欧日,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再看今年的第一季度,东盟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更不用说,由东盟发起并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世界上包含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已经看得见、摸得着。

这也是拜登想以一个经济联盟划分阵营、“去中国化”最现实的不可行之处。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告诉谭主:虽然现在已经有国家表示愿意加入“印太经济框架”,但是接下来具体怎么做,拿什么来推动框架下的经济利益,还存疑。

目前,中国跟几乎所有的亚太国家的双边贸易关系都要高于美国跟这些国家的贸易关系,如果这个框架是想把中国排斥在亚太的边缘,这是做不到的。

无论美国的招式怎么变,其挑起“新冷战”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亚洲曾深受美国操弄的热战和冷战之害,如今,作为一个极具潜力的地区,大多数亚洲国家对发展的追求压倒一切。美国要在这里玩火,可不是“拉个圈子”就能实现的。更何况,拱火过头吃不了兜着走的感受,美国也不是没尝过。

美国还没明白,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安全问题替代不了发展问题。“小圈子”解决不了全球面临的“大挑战”,“小集团”更适应不了当今世界的“大变局”。


: l# B3 G  ]8 L% v% X/ K
: b3 L8 i& y8 ~9 }9 `3 R) m
: m8 I% M. a- @7 s. n3 t

拜登政府热衷于拉起“新圈子”,激活“旧圈子”,并试图将它们嵌套在一起,强行推动不同区域的地缘政治目标转向一致——对抗中国。但不同国家,有着自己的对华战略与利益考量,拜登政府的行为,只会让各个区域的局势变得更加动荡。

嘴上渲染“中国威胁”,号称要“团结”各个“小圈子”围堵中国的拜登政府,又真的了解中国吗?

谭主建议,美国可以学习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现在,拜登政府需要做的,是在与中国打交道之前,先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然后,拿出政治家的担当来。

美国承诺过什么,拜登政府心里清楚,如何回答好中美关系的世纪之问,球在美方那边。


  v$ D; v, O- l  J! X' i3 t9 A

0 R: d9 ^% m, ]1 [4 u% W8 e+ q6 p

( r6 W5 W2 I+ }4 n1 b, D; D2 E7 T2 K2 n0 N4 A" A

. R! I1 i+ F/ x; j' d: t
[责任编辑:朱小二 PN336]
0 A. Q+ Q# I' L/ P+ o1 O' x8 R
; N' Y2 R+ P: C& b+ E

( f8 P7 r  c3 R2 _. E' i! [' x( P( J# m( r$ f. M#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5, 2024-11-11 09: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