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尔顿《新生活报》在线阅读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39|回复: 0

张必清发家轨迹:早年卖神鞋追随者数钱到半夜

[复制链接]

8780

主题

213

回帖

0

精华

论坛元老

积分
267538
威望
2434
金钱
24138
注册时间
2010-2-19
发表于 2013-8-15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金房地产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北美华人新生活

旅游资讯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19:51 编辑 1 r3 n8 P; i- W, D4 i' @

+ p& Z+ W* m/ B" f) x" `4 [. a﹌﹌﹌
( `( B9 c+ a  y" l  核心提示
/ Z8 j, n! O( V. i3 {5 V4 o  出身寒门
; I9 M3 _4 j0 r3 ?, W3 V  20岁之前的张必清,日子过得很清贫。他是家中老大,下有两个弟弟与一个妹妹。初中毕业后,张必清在村里当过一段时间的赤脚医生,后来去当兵。他自称,爷爷张吉安是知名的中医,但其老家后山村的村委会主任万汝彬说,都没听说过这位老中医,“都是他自己吹嘘的。”/ J1 |4 B; I: t; A" O' ^$ {  _
  行走江湖
: P/ x9 E* S! l- A  张必清的必清神牌“神鞋”,在1997年~2000年之间,在全国不少地方火爆异常。张必清宣称,其鞋有保健养身、降血压之功效。“神鞋批发80~90元,卖300~500元不等”。; ^  w2 @* i- S, X. B0 \
  “神鞋”垮掉后,张必清改做枕头,宣称能治肿瘤。后来,又开始卖奇经药贴,在武汉,“生意好时,一个店一天能卖好几万”……
# M4 {2 r4 j( j4 G: h# R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卖“必清神”神鞋名动江湖起,到最近成为“北京最牛违建”的主人时止,张必清所打造的神话泡沫虽不断破灭,却往往又能向死而生。. `0 c: d0 A5 L  |% h
  过去的20年,是张必清从一户寒门家的长子,迅速飞黄腾达起来的20年,他的背后,还一度活动着一个专门兜售“必清神”系列的数百人组成的团体,其中不少人在成为既得利益者之后遁身。
; ?8 c7 A  G" T( Y  老家村主任称
8 z6 B# R# L: G3 k! h  没听说他爷爷这位老中医( M5 C% J3 M8 o1 p- Q
  通过这个时代无所不入的资讯,安徽省泾县丁桥镇后山村的村民们发现,带动村里数百户人发家致富的神医张必清,竟然就是近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北京最牛违建”的主人。5 Q4 D# P+ `, L  F* y/ j4 P$ H
  后山村是张必清的老家,如今这里的村民描述其为:楼顶上做房子的人。现年60岁的张必清,在20岁时就离开后山村,此后极少回来,“他成名在外。”
# I' ]; J- l+ H  Q  w, q  20岁之前的张必清,日子过得很清贫。他是家中老大,下有两个弟弟与一个妹妹,“那时他家没有劳动力,就他父亲一个。”后山村村委会主任万汝彬告诉成都商报记者。8 N- m# @0 C( T* s5 Q
  那时候,有人给张必清介绍对象,因他家贫,弃他而去。“后来他在秦皇岛成家立业,还发了财。”
3 L: I6 Y* J' f0 |% u& [  张必清初中毕业后,在村里当过一段时间的赤脚医生,后来去当兵。张必清自称,爷爷张吉安是知名的中医,但万汝彬说,都没听说过这位老中医,“都是他自己吹嘘的。”- X" ^; W  ]! o, p( L- e; U
  村委会文书张生卢说,据他们了解,张必清的那点中医知识,是从一位叫张威武老先生那里学到的。张威武是张必清的旁系亲戚,与张必清的父亲同辈。# d. l) R0 H. D4 Y/ N; K7 P
  张必清的两个弟弟,一人随他闯荡,一人因“犯事”被处决,妹妹张春兰生活在泾县县城。村里除了张必清家那栋低矮的白墙房子,还有他父母的1亩4分2的地,上面种着别人的庄稼。0 z- s& [4 t, Z4 D( _3 H: r; ~4 o
  叫卖“神鞋”火爆多地& w8 b% Z4 ^; r. |. |: V$ ^6 A
  声称能保健养神降血压$ U0 L* w( `7 z& A; k3 O0 @
  谈张必清,必谈“必清神”神鞋。
1 _0 R; B: Y# U0 ~$ `) c: X  张生卢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张必清的必清神牌“神鞋”,在1997年~2000年之间,在全国不少地方火爆异常。彼时,张必清及其追随者宣称,“百病起于足,人老足先老”,其鞋有保健养身、降血压之功效。% q2 t, X; ^) Z9 e1 s
  张生卢称,所谓“神鞋”,其外表与普通皮鞋类似,颜色各异,并分男女款式。神鞋的奇异之处,在于鞋底设三孔,内置药丸与磁铁。: {6 p" K/ O( q7 x
  1997年到1998年间,后山村的张春(化名)曾在秦皇岛帮张必清卖过“神鞋”,月工资600元,“当时全国都有专卖店。”一种说法是,张必清曾与一个工厂达成制鞋协议,而“神鞋”由张必清本人研制。不过,在广州、武汉等大城市所向披靡的“必清神”神鞋,在泾县当地却几乎无人问津。理由是,“大家知根知底。”
# J. G% P' _6 V* Z4 N$ V  “神鞋”的背后潜藏着惊人的利益。据张生卢了解,张必清的“神鞋”售价昂贵,“鞋子批发80~90元,卖300~500元不等”。 这一时期,张必清的追随者甚众,大多由亲戚连带引荐。利益催生暴富者。一些追随者回到后山村,向张生卢如此描述“神鞋”火爆销售场景:一个商场或一个销售点,一天可以收一篮子的钱。
2 S) @5 t. z2 r" e/ b* F8 j# O  “当时,农村里有一种采桑叶的篮子,直径一米,高一米余。”张生卢说,一个销售点安排两个人负责,回到村子的人会炫耀,晚上两个人数钱,要数到后半夜。
% V$ M$ x+ W: G- X" T; {2 G  “神鞋”滞销改卖其他产品
; f& B) ^7 i: D  一群跟随者也发了财9 B8 c- y' e4 W& P  L7 C
  村里一位叫张进功的人,是张必清的近邻,原是省湾小学的一名教师,后学校濒临撤并,就去武汉帮助张必清卖鞋。张进功曾对张生卢说,在武汉的销售点,打通了市里和省里的关系,各种渠道疏通,每年的广告费、请领导吃饭的费用,大概要花300万元。
" N% C. f- Y; X. ~% w  在“神鞋”最火爆的时候,村里一些村干部,向卖鞋的村民讨要一双“神鞋”,不给。村子几乎没人穿过“必清神”神鞋。张必清老家屋后的一位邻居,被人免费送过来一双“神鞋”。“家里没人生病,也搞不清‘神鞋’到底有没有用。”女主人说,鞋子也不知道丢到什么地方去了。; x# {) I0 T' K: I
  转好几道手,邻居张翠萍得到了一个“必清神”帽子,说是戴之前,放在水里泡一泡,可促进药效发挥。“戴了几次,屁效果都没有。”* t" N) B8 i/ X( `3 k* L
  或因内忧外患,“必清神”系列很快熄火了。2003年左右,“必清神”神鞋价格一落千丈,从原来的数百元,到后来的20~30元一双也无人问津。张生卢说,导致“神鞋”倒掉的原因不是神话的破灭,而是“内部贪污”,“神鞋的销售是一本稀里糊涂的账,每个销售点都想着自己的腰包,不是公司化经营,没有管理,必定会垮。”) r. d2 t* v3 ~; w) v0 S$ ^: q
  村子里一个叫张冬生的人,在张必清的系列产品神化泡沫破灭后,回村里处置库存。他被视为既得利益者之一,“闷声发大财”。
! t" k2 A7 C3 J; A% ]" Z" @  “神鞋”滞销,贩卖者开始送“神鞋”,“却没有人要”。“神鞋”垮掉后,一部分“诚信诚意的人”则继续扮演张必清的追随者。此后,张必清及他的团队改做枕头,并宣称用他的枕头,能治肿瘤,“这一过程持续了大约2~3年的时间”。8 w$ d  a: |5 \! T0 W  g) e& b
  张生卢说,一些跟张必清卖鞋的人发了财,转而开厂或开店。
3 Y4 |2 T; o5 O( L  一位追随者说:
6 T! B2 F8 j: o' T( N  “他的药看起有虚假成分”2 k" O' q2 J2 z' l. }/ D. o
  翟英正是张必清忠实的追随者之一,她和张必清是转弯抹角的关系,“张必清叫我的堂哥叔叔。”( b1 Y& ?3 v! O
  在2001年到2004年期间,翟英曾追随张必清在武汉,帮他售卖了近4年的奇经药贴,每天工钱10余元。经营的模式,是与当地的医院合作,由张必清聘请的医生坐诊。翟英的工作,是打理进出的药物,帮助买卖,并不坐诊。当时,员工们住在武汉黎黄陂路,来自家乡的“追随者前前后后好几百人”。她说,药贴是在鞋子“不行了”之后才走向市场的。! P) x: ~5 g6 T. D9 v, B; R
  翟英说,药贴“自己用也有效果,都是按穴位贴。”张必清仍不忘跟大家讲,他家里有老中医,所以是祖传。“他看的病不是大病,不用做手术。按按摩,也没有副作用。”
. D' s0 O% {& F2 `  她说,除了药贴外,别的“必清神”产品,是否有药效难以说清楚。“这些药,都是由他一手操控,包括奇经药贴,后来也改了名字”。她介绍,“顾客一般都是年纪大的老人。/ A% n* f2 T/ |. ^, i/ }1 V8 A
  那些日子,张必清每天在广播里做宣传,很多顾客打电话,问自己有什么病,怎么治。“现在不管他玄乎多少,好多东西都玄玄乎乎的,不光他一个人。”
; ~7 ]: E) n: q! Z; k  在翟英看来,张必清的药,“看起来是有点虚假的成分”,但张必清本人,却是一个真诚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来自后山村的家乡人,如果家里有小孩上学困难,他通常能给予帮助。”
. y  Y$ ^( j6 K1 V  她还记得武汉的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才十几岁,家里妈妈眼睛瞎了,父亲死去,家里还有老人。张必清将女孩放在自己的店里上班,帮女孩的妈妈看病,分文不收。
) t% C2 e4 r$ z3 L' `/ S; `$ `" y  翟英很难判断张必清究竟赚了多少钱,她只知道,在武汉,张必清开的是一辆北京牌照、价值100多万的豪车。她说,他们的销售不针对乡村,只针对城市,光武汉就有好多个销售点。那一时期,他们只卖奇经贴,“生意好时,一个店一天的收入就有好几万”。“后来湖北没搞了,散了。”
2 t" ]9 u4 h: B+ p& x# Z) f  {/ d  翟英说,张必清说话入耳,人家听起来很舒服,但不是花言巧语,也不是甜言蜜语。“我们认为他很神,有一点东西,他说的东西,一套一套的,说得很有理论性,也有治好的。”# U  \) O8 q! ?8 v2 U* b! U
  她认为自己的肩周炎就是张必清治好的,“我在武汉发作过,张必清按了摩,好了很多年,去年去上海上班,洗头发后头发未干就睡觉,所以又复发了。”: B5 w3 E: z4 A' e5 ~
  捐资修桥和学校9 s% X6 m* T% a$ X9 @
  “文化没多少,说话有点土”9 h7 z9 K7 h) H+ P6 n2 m4 _1 D
  后山村据泾县县城约20公里,进村需过一桥,曰金水大桥。功德榜显示,张必清捐资8.8万元。金水大桥于2009年开通,张必清曾经专程回来参加了开工仪式。+ @, @8 A$ q  a9 z
  当地一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吴景(化名)在仪式上,亲眼见到张必清张开双臂,做出试图拥抱时任镇长黄涛英的姿势,大喊“黄涛英我爱你”。吴景说,此前张必清很少回到家乡,但当时这一幕给他的感觉是,张必清“文化没多少,说话有点土。”# v$ u  v$ H: O! A% L6 ~9 z
  1997年,因张必清出资100万参与修建丁桥中学,学校遂改名“必清中学”。成都商报记者到必清中学见到,学校设施相对老旧,“必清中学”校名十分醒目。在泾县教育局办公室看来,张必清在北京的违建,与其在泾县的捐助行为,应该是一码归一码。该办公室工作人员称,张必清的捐资行为及校名更改,应该肯定通过了报批的手续。“他的影响比较大,但要一分为二地看,说实在话,他出名在外,能在很多地方搞自己的事,既然能经营下去,不一定是合法的,也一定是默许的。”6 @. _. {5 Y+ z% |
  现在,张必清成了“北京最牛违建”的主人,必清中学或许又要再次改名了。
- Z5 R* w. ^6 r# u7 ]  “改名通过省教育厅严格依照程序评估,是不是改名,也要看这个事件的负面影响是否超过了正面影响。”泾县教育局办公室表示,县里不会因为张必清此次的负面事件,而否认他过去捐赠行为的意义。“目前只能做假设,我们也要避免极左的做法,不能马上就否定他。”6 t! ?+ o% }" B9 S( J
  (原标题:早年卖“神鞋” 追随者数钱数到后半夜)
: t1 o3 f, Q&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4, 2025-4-10 15: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