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2-2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据悉,辛格此行将重点与中国政府就商贸合作及边境事务进行沟通。同为新兴大国,印度与中国经常被视为比较对象,两国有纠纷,更有合作。那么,该如何在当前形势下看待中印关系?该如何比较中印发展情况?古老印度在现代转型中又有何发展诉求呢?近日,环球网特邀我国前外交部发言人、前驻印度大使孙玉玺先生,对印度的经济、政治、宗教、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解读。我们将以“真实印度”系列访谈的形式逐期推出,敬请关注!
5 b+ X3 y3 u8 q/ |9 z- i孙玉玺认为,印度发展慢与其政治制度与传统宗教关系都不大 环球网:印度这个社会,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共存,结合到它目前的社会转型,很多人在讨论印度发展为何没有像中国那么快。有人说是受到传统宗教的束缚,比如它的种姓制度,束缚了社会的发展;再就是采取的西式民主制度,可能放到印度这样的环境下并不是太好,反而不如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有效果。您怎么看各种因素对印度发展的影响? 孙玉玺:要说近几年印度发展缓下来是制度的原因,这个不尽然。印度的经济由于自由化程度比较高,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比较大,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造成了整个世界的经济放缓,印度就跟着缓下来了,恐怕这才是主要原因。 6 N" m9 K9 ]& M! {9 x
-
- d' ^, v; E$ h$ z( r. _' q- K. L( j# x6 U! c b# D
但总体来讲,印度的发展不如中国快。我曾说过我这样比喻中印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犹如“飞龙在天”,印度的经济像大象一样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前进。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有个强有力的政府,我们能集中力量,印度集中不了,它经济自由化程度比较高。因此,你让印度的经济像我们这样认准一个方向、在一个时期内政策都放到经济发展上来,13亿人都一心一意发展经济,印度做不到。在印度只有企业家是搞经济的,在大量老百姓看来,经济发展与自己无关。 其实印度政府也是,经济上出了事儿跟它关系不大。比如,我在印度时,遇到有记者问我们总理:“您最大的担心是什么?”总理回答说,是我们的就业问题,一年要提供2000万个就业机会。记者下来跟我说:“总理怎么还管就业?就业是企业的事儿啊。”我们有很多地方,老百姓就业出了问题找政府,在印度是找企业。 所以,要让印度在一个时期内迅速发展上来,难度非常大。但它有个好处,认准了一个方向,就一步一个脚印儿地往哪儿走。所以,印度的经济,要判断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容易。 甚至印度的经济,即使一段时间内政府出了问题,政府不转经济照转。我们这儿就不行,我们不能一天没有政府,我们肯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中央和地方都需要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就是说,由于印度是一个高度自由化、政企分开的经济制度,所以,经济是按照市场规律在走,制度不是完全没有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 环球网:那么印度传统宗教因素对印度经济及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孙玉玺:印度的确像个“宗教博物馆”,世界上别处有的宗教,他那儿基本都有,而且各教派掺杂其中。当然,印度更多的还是印度教。实际上,印度教是个很松散、自由的宗教,而且,不同地方也有自己主要信仰的不同的神。许多内容比较通俗易懂,都是讲故事。另外,从印度教中派生出来的,像耆那教、锡克教等等,各个小教反而有自己严格的教规。因为它变小了,要突出自己的特点才能生存。辛格总理就是锡克教教徒。 别看印度有这么多宗教,但它们比较能和睦相处,没有政治因素去挑,宗教之间不会有什么事儿。也有人说,他们宗教那么多,怎么管得那么好?我的印象是,从中央到地方,印度都没有宗教管理部门。宗教就是宗教,它不归政府管。这也许应了老子的思想: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宗教到底对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有好的方面。比如,宗教都劝人向善、劝人诚实,向人们宣扬一种不同的道德规范。很多宗教教徒也都从事商业,而且很富有。比如印度还有拜火教,源自波斯也即今天的伊朗,现在在伊朗都没了,但在印度有十几万,中国过去叫明教,而且拜火教徒在印度还是一个非常富有的群体,许多是企业家。耆那教也是,教规虽然比较严格,但耆那教徒多数经商,因为他们严格地不杀生,从事农业生产怕把虫子刨死,所以就做生意,非常讲诚信,做得比较好。 因此,在经济上,宗教也有他们独特的作用。宗教已经存在几千年,它对经济有好的影响,至于个别地方是不是有小的制约,是个需要细探讨的问题。但大的发展趋势与宗教没多大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