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b& G4 U2 X* k g
$ a& l W; g1 Y( V
3 S4 s5 z% |+ }' [" w% r6 V
因为“夫人”在微信群发飙称要动用公权力开除老师,“被出名”的严书记涉嫌违纪违法,遭调查了。 因为在网上质疑鸿茅药酒的功效,两度遭问询的谭秦东突发精神疾病,并主动写下了道歉声明。 一个是位处广东省的前医生,一个是地处西南的市委副书记。两起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事件,为什么会被联系在一起?无疑,是舆论的高度关注,让他们共同走入公众视野。当然,与此同时,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几乎同等热烈的舆论关注下,为什么两位主人公会有完全不同的结局? 公共舆论 在黑格尔眼里,公共舆论作为人民表达他们意志和意见的无机方式,是公民自由意志和合理利益诉求的集中性表达,是人的主观创造性活动在国家理念中的一种体现。 这一观点,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有着深刻含义。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媒介技术的突飞猛使得人民群众表达门槛降低,公共舆论也随之成为一种强大的“围观”力量——一旦某个焦点事件引发关注,就很容易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进而形成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产生着强烈的共存共振。 简单来说,哪怕是一件极微小的事件,也可能通过网络的放大,在现实中产生巨大影响,严书记如此,谭秦东亦如此。前者事件中,“严夫人”当天晚上就在群里要求老师“马上在全班所有师生面前道歉,否则,我通知你们集团领导来给我解释”,结果引发了网民的人肉搜索; 后者因为在网上吐槽鸿茅药酒,面对5个粉丝写了一篇只有2241阅读量的帖子,竟为自己招致牢狱之灾,也激发了群众对政商关系的猜疑。 公共舆论的介入,搅动了民众的情绪,也考验着公权力机关的态度。4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指令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同日18时许,谭秦东取保候审后,从凉城县看守所走出来。 5月14日,四川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称,近日已关注到网友反映“严春风舆情”相关情况,已及时介入调查核实。昨天下午发布,四川省广安市委副书记严春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可见,再微小的声音,都可能引发围观,进而留下时代的回响。 舆论监督 围观,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往往是用于指责那些麻木不仁的中国人——(他们)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不过,在互联网语境下,它更多意义上被理解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有媒体甚至用《围观改变中国》来概括这种力量——网络围观形成的舆论压力,倒逼着不少公共事件从幕后走向前台,从失衡走向公平与正义。 互联网,是你的,我的,也是大家的,更是透明的。 在严书记事件中,网上曾流传一份当事人严春风的书面说明,内容大概是自己和口出狂言的“严夫人”早已离婚五年,孩子归母亲监护,跟自己无关。但网友却爆料“书记上周还来班上给小朋友讲了鸡蛋孵鸡的故事,每周末都回家,平时偶尔也接送过娃娃,他们还有个三岁多的小儿子在读婴班”。 在谭秦东事件中,媒体也曾多番质疑鸿茅药酒含有有毒的中药材,难以证明广告中“每天两口,健康长寿”的宣传语。甚至有媒体耐心统计过,十年来,鸿茅药酒广告曾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10省市18次采取暂停销售的行政强制措施。 谭秦东在首次问询后,得以回家,相信也少不了媒体的力量。 谭秦东 积极态度 不过,在公众和舆论监督之外呢?接下来,相关部门的正确做法究竟是怎样? 四川省相关部门的积极态度是值得“点赞”的。 事发之后,有媒体联系到四川省委宣传部新闻处一名工作人员。据报道——电话那头,工作人员非常有礼貌,但他告诉记者,自己不太清楚此事。但是如果事情真的关注度高,有最新进展的话,“我们这边会通过公开渠道进行及时的公开”,“我相信会有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士出来,如果是谣言就澄清,如果是真的,该怎么处理他,我相信有比较规范的(程序),事情是要有一个交代的。” 昨天下午,初步交代就来了:四川省广安市委副书记严春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16年4月1日,四川省纪委机关、省委宣传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舆论监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意见》,要求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的主体作用,探索媒体、群众和纪检监察相结合的监督模式,坚决遏制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蔓延势头,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简言之,四川省委对于舆论监督是欢迎的。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实践也证明,舆论监督越早发现问题,越深探究真相,就越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改进工作、纠正偏差。反之,面对舆论监督,各级政府部门如果采取鸵鸟政策,甚至“捂盖子”,则不利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无疑,四川省委把总书记的这句话落到了实处。 烂尾新闻 对于严书记事件,四川省纪委监察委的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总算没有让事件烂尾,这也算给人民群众一个初步的交代。 那么,换个频道,鸿茅药酒事件呢? 谭秦东于5月11日在接受内蒙古警方讯问突发精神疾病住院后,其妻刘璇于5月17日下午在微博上发布谭秦东的个人致歉声明,随后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亦发布声明,称接受谭秦东致歉,同时“向凉城县公安局撤回报案并向凉城县法院撤回侵权诉讼”。微博显示,对谭秦东在微博上的道歉,鸿茅药酒董事长@鲍洪升给予了“点赞”。 道歉、点赞、和解、撤案,事件双方的一系列动作,迅速得让人反应不过来。前后持续半年,牵动无数人关注的鸿茅药酒事件,似乎划上了句号。 前不久,在全国政法领导干部的专题研讨班上,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强调,要树立谦抑、审慎、善意、文明、规范办案理念,严防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严禁超标的、超范围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切实保护企业和公民合法权益。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在报告中也强调要树立“民本思维”,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人民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事情抓起”。 追根溯源,在鸿茅药酒事件中,产品本身是否安全、广告监管是否得力,公安部门的权力使用是否得当、刑法的谦抑精神是否贯彻,凉城县的政商关系是否正常……其带给公众的疑问很难因为双方的“握手言和”而烟消云散。 良性互动 在国务院办公厅前不久印发的《2018政务公开工作要点》,首次对重大政务舆情处置不得力、回应不妥当、报告不及时的涉事责任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员提出问责要求。 “当前重大政务舆情回应存在处置不得力、回应不妥当、报告不及时等问题,容易引发社会风波,给政府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这次《要点》提出要建立问责制度,就是倒逼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一步增强舆情意识,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解疑释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工作要点》起草组成员许福成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国办的最新规定,实质上就是政府部门与网民群众之间、舆情回应与舆论澎湃之间、官方与民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梳理近年来的热点事件可以发现,从最初的网上爆料,到引发的系列讨论,再到官方的回应处置,所有的努力,都是实现公平正义过程中不可获缺的一块拼图。 尽管黑格尔也批评,公共舆论中真理和无穷错误直接混杂在一起。现实当中,事件的报道、真相的揭露、共识的达成,可能存在反复或者偏差,但从某种意义上,这也许是实现正义所必不可少的代价和成本。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只要是出自善意的批评和质疑都是好事,舆论监督权是我们这个社会每一个公民、媒体弥足珍贵的权利,给予他们充分的法律保障和舆论赋能,我们离社会的进步,也就更近了一步。 文/巴山夜雨
! n3 Y0 v) h$ I/ y% Ithe end
- N/ _6 [/ ?5 h% z$ j/ L" L5 _+ U
3 M3 H z! u" ~ 收藏! j* f4 g& T ^& \2 d S
$ l6 O# C8 _2 [4 \" @& ]# v# N) L- N
: }% W- T- I0 i+ T$ s
- w% R1 F% K" n* p' f7 ~0 F, Q# d5 s% ] K9 S; Y
# U& [' {8 I$ g7 r: e4 A9 ?
1 V- ? w, h4 x4 ?
0 b2 `$ W) U5 S;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