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3 O5 o! p; V) J2 I& Z4 O
沙特和加拿大最近闹翻了。
两国的双边关系在8月初的一天瞬间跌入了冰点,沙特于8月6日清晨宣布召回沙特驻加拿大大使,终止两国间新的贸易与投资活动,并勒令加拿大驻沙特大使于24小时内离境。与此同时,一个阿文名为“沙特资料图”的推特账号转发了一张图片,图上一架飞机正径直飞向位于多伦多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似乎就要迎头撞上去了,旁边还用英文配上:“多管闲事!”,下面还接了句阿拉伯谚语:“干涉与自己无关之事者会遇上麻烦事。”
涉事推特账号的所发图片截图
由于“沙特资料图”账号有沙特官方背景,此图立刻引起轩然大波,虽然事后该账号删去图片并发表声明,沙特政府也宣布关停此账号,但是沙特仍然被众人指责是在以“9· 11“恐怖袭击的方式威胁加拿大。
2001年,基地组织策划,15名沙特公民参与的“9·11”恐怖袭击造成2996人死亡。
沙特官方此后态度仍然强硬,不仅宣称将暂停本国在加拿大的所有医疗计划,将沙特籍病患转移至他国进行治疗,而且还命令1.6万名负笈加拿大的沙特留学生及其家属限期离开加拿大,转移至他国深造,并停飞沙特与加拿大之间唯一一班航班,终止两国间的空中交通。7日,埃及与巴勒斯坦等阿拉伯国家以及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和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等国际组织纷纷表态,力挺沙特。
沙特首都利雅得组图
而加拿大仍不为所动,其外长方慧兰于7日表示加拿大不会改变对沙特的立场,并计划寻求英国等盟友的帮助,以化解与沙特的外交争端,英国遂于当天敦促两国克制, 。避免争端升级加拿大最重要的盟友 - 美国也在同日表示,两国应协商解决问题。
加拿大多伦多组图
那加拿大与沙特两国究竟因何事大动干戈,互怼不休呢?两国交恶的起因其实是沙特于7月30日逮捕了2名女权活动人士,其中一人是美国“2012年国际妇女勇气奖”得主沙特公民萨马尔·巴达维,她多年来致力于推翻沙特国内的“男性监护制度”,主张妇女也应拥有投票权与驾驶机动车的权利,呼吁从法律层面实现彻底的男女平等。
2012年萨马尔·巴达维(中)获奖现场留影,左为米歇尔·奥巴马,右为希拉里·克林顿。
与萨马尔·巴达维相比,她的弟弟,沙特作家拉伊夫·巴达维则更出名,他主张沙特应该实现政教分离,反对沙特王室以宗教立国,抨击王室利用宗教控制人民的意识形态。由于拉伊夫的观点对沙特王室的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他因此在2012年被捕入狱,于2014年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与1000下鞭刑,并处罚金26.67万美元罚金。
2012年的拉伊夫·巴达维
而加拿大政府对巴达维一家则照顾有加,当拉伊夫还在沙特吃牢饭的时候,他的老婆以及三个孩子都已经加入了加拿大国籍,而他本人则在今年5月获得加拿大蒙特利尔市“荣誉市民”的称号。
2015年,挪威民众在奥斯陆的沙特驻挪威大使馆门口抗议,要求释放拉伊夫·巴达维。
在萨马尔·巴达维被捕的消息还未得到沙特官方确认时,加拿大外长方慧兰就抢先于8月2日表示,加拿大政府将支持巴达维一家度过这“艰难时期”。次日,加拿大外交部跟进,指名道姓地批评沙特政府,言辞强硬,要求其“立刻释放被捕的女权活动人士”。这还不算数,5日加拿大外交部一位发言人再次“火上浇油“,称加方对事态发展 '极为忧虑',并表示 '加拿大将永远致力于维护人权,包括世界各地的女权与言论自由问题等'。
加拿大外长克里斯蒂娜·亚历山大·弗里兰,汉语名为方慧兰。
加拿大接二连三地炮轰沙特,激怒了沙特政府,其认为加拿大干涉沙特内政,侵犯沙特主权与法律。因此,沙特才大动肝火,有了此次的断交风波。其实这已不是第一次沙特国内的女权与人权状况遭到外界非议了,就连沙特的铁杆盟友 - 美国也多次指责沙特的人权问题,那为何沙特就那么“招黑”了呢这还要从沙特建国的历史说起。
加拿大(绿色)与沙特(橙色)的位置
沙特家族最初只是阿拉伯半岛沙漠中心的一个小部落,仅控制着小小的德拉伊耶绿洲(位于今日沙特首都利雅得北面),世代过着游牧生活,名不见经传。1744年,穆罕默德·本·沙特接替先父,出任沙特部落的酋长,他虽然是个目不识丁的大老粗,但却胸怀扩张大梦,他于同年正式成立了德拉伊耶酋长国(又称沙特第一王国),自任埃米尔(阿语,原意为统帅,此处相当于国王)。
德拉伊耶的古建筑遗迹,多用泥土建造。
但苦于领土狭小,自然环境恶劣,资源匮乏(沙特的石油要等到1938年才被发现),生产力落后,沙特家族并不具备发动对外战争的传统物质基础。穆罕默德·本·沙特左思右想,决定依靠“精神力量” - 宗教整合部落力量,鼓舞士气,笼络人心,以对外发动“圣战”。
恰巧在此时一个崭新的伊斯兰教教派在阿拉伯半岛兴起了,其创始人名为穆罕默德·本·阿卜杜 - 瓦哈比,故该教派被称为瓦哈比派该教派极端保守,信奉原教旨主义,其认为当今的伊斯兰教已经远远背离了其本貌,需要进行彻底的祛除“异端”,以“古兰经”为准绳裁定世间万物。
沙特宗教警察便是瓦哈比派的产物。
此外,瓦哈比派主张用沙里亚法(阿拉伯语音译,即伊斯兰教法)治理国家,根据教法,通奸者要处以石刑,偷窃者要砍去他偷窃所用的那只手,饮酒者要处以鞭刑,判教者要处以斩刑。瓦哈比派还禁止了大量娱乐行为,如音乐,舞蹈,饮酒,吸烟与赌博,都是万万不可的。
位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市中心的迪拉广场是公开斩首的地点,因此有“劈斩广场”的称号。
穆罕默德·本·沙特听闻瓦哈比派在附近活动,遂邀请其创始人阿卜杜- 瓦哈布来见个面1744年,两人在沙特家族于德拉伊耶的赛乐娃宫碰头,相谈甚欢,并立刻签订了条约。由此沙特家族和瓦哈比派结盟,沙特家族负责政治与军事事务,保障瓦哈比派传教士的安全,而瓦哈比派则负责宗教事务,为沙特家族的统治与扩张提供意识形态的支持,两者分享权力,互利共赢。
穆罕默德·本·沙特在德拉伊耶的赛乐娃宫,他与阿卜杜勒- 瓦哈卜在此会面。
政治势力与宗教势力合二为一,沙特家族由此开启了它的“建国大业”,其迅速得到了许多对现状不满的阿拉伯人的支持,顺势统合了半岛上诸多阿拉伯部落,于1786年征服了整个内志(阿拉伯半岛中部),至此王国基本控制了从阿曼到科威特的阿拉伯半岛东半部。1803年,沙特家族派兵入侵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汉志(阿拉伯半岛西部),在2年持久的攻势后,其于1805年攻陷了伊斯兰教两圣城- 麦加与麦地那。
沙特第一王国扩张示意图
此举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沙特家族的统治合法性与威望,但也为其招致了亡国之祸。当麦加与麦地那陷落的消息传至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帝国朝野震动,素丹立刻召集军队,向阿拉伯半岛进发,同时传令给属国埃及,命其发兵相助,共同进攻沙特第一王国。奥斯曼帝国此时虽国势江河日下,被欧陆列强戏称为“欧洲病夫”,但它收拾沙漠里的游牧部落还是绰绰有余的。
时任奥斯曼帝国素丹马哈茂德二世
1811年,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成功替奥斯曼帝国收复了麦加与麦地那两圣城,并逐渐夺回了对汉志的控制权,其与帝国中央派来的易卜拉欣帕夏合力进攻内志,穿越千里大漠,直捣黄龙,于1818年攻陷了沙特第一王国的都城德拉伊耶,时任埃米尔阿卜杜拉·本·沙特被押往君士坦丁堡,斩首示众,沙特第一王国就此瓦解,其领土转由埃及统治。
沙特家族建国的尝试首次遂以失败告终,但其并没有就此气馁。在重新积攒起足够的实力后,沙特家族于1824年击败了埃及驻军,控制了整个内志,定都利雅得,由此建立了内志酋长国(也称沙特第二王国)。但内志酋长国内部一盘散沙,矛盾尖锐,沙特家族成员常为王位继承权大打出手,无法一致对外,最终酿成了再次被亡国的惨剧。
沙特第二王国疆域图(1850年)
在哈伊勒一带游牧的拉希德家族建立了舍迈尔山酋长国,他们素来与沙特家族不和,双方常常发生冲突。1891年年,舍迈尔山酋长国趁内志酋长国内讧,发兵进攻,将其攻灭,沙特第二王国就此退出历史舞台,沙特家族成员流亡科威特。
寄人篱下的日子自然不好过,沙特家族在流亡期间暗中积蓄力量,还与科威特埃米尔搞好关系,得到了其不少武器与马匹,以此为复仇做准备。1902年1月13日,年方27岁的沙特家族首领阿卜杜勒- 阿齐兹·阿勒沙特亲率68名部众,潜入舍迈尔山酋长国控制的沙特故都利雅得,夜袭马斯马克城堡,对阵80人的守军,沙特家族方面杀敌30人,阿卜杜勒- 阿齐兹还俘虏了舍迈尔山酋长国委任的利雅得酋长,并在晨祷后处决了他,将他的头扔向利雅得的民众,由此宣告利雅得已被沙特家族夺回。
多次战斗过后,沙特家族逐渐占据了上风。在关键的盖西姆战役中,沙特家族大获全胜,而舍迈尔山酋长国的埃米尔则在战斗中阵亡,此后舍迈尔山酋长国的国力逐渐衰弱,而沙特家族则渐渐征服了整个内志。1912年年,沙特家族征服了阿拉伯半岛东部波斯湾沿岸的哈萨,由此建立了内志与哈萨酋长国。
1902年的阿拉伯半岛局势图,绿色为沙特家族控制,红色为舍迈尔山酋长国,黄色为奥斯曼帝国控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舍迈尔山酋长国的靠山 - 奥斯曼帝国选择加入同盟国,同德奥一同对抗英法俄,这可站错边了,奥斯曼帝国的国力根本经不起如此大规模战争的折腾,其于1918年年年战败解体,舍迈尔山酋长国就此失去了最强大的盟友。而沙特在一战期间倒向了英国,获得其援助1921年年,沙特家族彻底攻灭了舍迈尔山酋长国,阿卜杜勒 - 阿齐兹加冕为素丹,国家也随之更名为内志素丹国。
此时沙特家族离统一阿拉伯半岛中部还差个汉志,汉志此时由穆罕默德的后裔 - 哈希姆家族统治,汉志王国之前在一战时与协约国并肩作战,发动阿拉伯大起义对抗奥斯曼帝国,英国也因此曾一度扶持汉志王国。
1921年年年的阿拉伯半岛局势图,绿色为内志素丹国,黄色为汉志王国,紫色为阿西尔。
哈希姆家族渴望统一阿拉伯世界,这也是其参加一战的重要动机,英国许诺会在战后为其建立一个独立的阿拉伯王国,但其出尔反尔,最终和法国瓜分了奥斯曼帝国故土,这使得哈希姆家族极为愤怒,转而拒绝接受英国为了扶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而发表的“贝尔福宣言”,英国遂撤销了对哈希姆家族的支持。
英法根据“赛克斯 - 皮科协定”瓜分中东后的地区局势
没了英国靠山的汉志王国自然不是沙特家族的对手1924年年内志军队开始进攻汉志,不久攻下圣城麦加,随之在次年吞并了汉志,哈希姆家族被迫迁往。约旦1926年年,内志又占领了阿西尔地区1932年年9月23日,内志,汉志与阿西尔一道合并为沙特阿拉伯王国,阿卜杜勒 - 阿齐兹出任首任国王。沙特家族的“建国大业”终于完成了。
由此看来,沙特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国家,原先的小部落酋长,通过与宗教人士结盟,构建了政教合一的体系,并借助武力征服其他部落,将其纳入自己的体系,最终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沙特的立国基础,便是沙特王室,瓦哈比派与各部落酋长所结成的三方同盟。
这也就造成了沙特如今的困局。在石油美元滚滚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政治,司法与社会方面的改革的进程却被极端保守的瓦哈比派宗教势力掣肘,数十年来推行缓慢:非沙特家族成员难以攀升至政府高位参与国家决策,平民也因没有政党与选举而难以参政,与此同时沙特家族的数千位王子却由上至下控制了沙特各级政府的重要职位,并几乎以“世袭”的方式常年占据国家各部门大臣之席与各省省长之位。
沙特没有成文宪法,而以“古兰经”代行宪法功能,并以瓦哈比派宗教势力的观点作为犯罪量刑的标准,这也就使得沙特国内没有宗教信仰自由,还保留了1400多年前便确立的通奸石刑,偷窃砍手,饮酒鞭刑以及判教斩首等一系列残酷刑罚,这不仅是违背人道主义精神的,而且无疑与现代法律脱节。
与此同时,沙特妇女的权利也极为受限,大部分沙特女性处于失业状态,常年在家相夫教子,不仅经济上依赖丈夫或其他男性亲属,而且人身上也受限,处于被男性监护的地位。在法庭上,沙特女性的证词效力不如男性;在公共场合,沙特女性必须裹头巾,穿黑袍,不得穿着自己中意的服饰,此外由于沙特实行性别隔离制度,许多场所男女分开,两性不能随意交流。
今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接见沙特王储兼国防大臣穆罕穆德·本·萨勒曼。
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在批评沙特政治,司法与社会等方方面面。
此次沙特选择先开怼加拿大,不无深层考量,由于沙特与加拿大两国贸易总量较小,一旦终止影响不会太大,而且加拿大的国力与影响力在西方国家中并不强,其话语权远不如英美等老牌强国,同时美国与加拿大近期因贸易问题摩擦不断,关系不佳,沙特才有一定的底气,会先向加拿大下手。
沙特与加拿大断交,意在杀鸡儆猴,敲山震虎,警告其他西方国家,不要煽风点火,对沙特国内的状况说三道四,影响沙特局势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