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20:41 编辑 : O4 s+ f* _3 N, V3 d9 r a
* N; F X, R$ xWWW3 W: J4 k; |" n' L8 }" M: r
ффф
2 m, t6 M4 n! L# a阳系中冰冷的小天体,当它足够接近太阳的时候就会显示出可见的彗发(稀薄、模糊、暂时的大气层)和彗尾。这种现象是由于太阳辐射压和太阳风对彗核的共同作用。I、离子尾是由于太阳的紫外线把彗星的物质电离,离子在太阳风的作用下完全指向朝向太阳相反的方向;II、尘埃尾是相对较大的颗粒在太阳光压的作用下形成的。尘埃尾和离子尾稍微指向不同的方向。 彗星的形状不是千篇一律的,1744年出现的歇索彗星,就有六条尾巴,它横亘天空,展开44度,就像一把大扇子;1976年3月初,我国东部地区见到的一颗彗星,尾巴就像白孔雀开屏,从海南岛到黑龙江都能看到它。谈到彗星的体积,太阳系里随便哪一颗行星,都无法与大彗星作比较,著名的哈雷彗星,它的彗发部分直径就有57万公里。有记录的最大彗星,彗发部分直径达185万公里,至于彗尾的长度,最大的,从头到尾竟长达几亿公里。[详细]
( q/ H2 o1 ~. |7 K3 ^/ d5 Y3 d
1 f+ z2 P U; ]3 z$ a) w彗星起源于哪里?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
, V" y# z: O& T% o2 ?1 f) k: z P
* \) |" k% N/ W 彗星的轨道周期从数年到几千年的都有。短周期彗星起源于海王星轨道以外的柯伊伯带(Kuiper belt)或与其相关的散射盘。长周期彗星一般认为起源于奥尔特云(Oort cloud),一个假想的在太阳系外围由冰冷天体组成的球状云团。长周期彗星从奥尔特云冲向太阳是因为受到太阳系外围的大质量天体(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或其它经过其周围的恒星引力扰动造成的。
1 p. z1 L! e2 D+ g2 } 奥尔特云是离太阳大约3000-100000个天文单位处储存有大量彗星的球壳,大致到最近恒星距离的中点处。它可能含有多达近万亿颗彗星,它们的轨道取向杂乱无章,并非都在行星的轨道平面内,我们在太阳系内区看到的彗星是来自奥尔特云的临时访客,它们因近旁恒星的引力影响而从云中脱落,沿着需要几百万年才能运行一周的轨道掉向太阳。其中部分访客被俘获到短周期轨道而重复进入太阳系内区——哈雷彗星就是著名的例子。 [详细]
! }$ O0 Z7 V: F3 _* }9 ?/ v
. Q, W4 k5 A @" G5 M
a* C" |: Z, m) @4 Z, `, y) g @" t- W/ Z8 [& x( S
3 Q, }. S0 z& A2 @( S& Q% e. V J7 i, Z' R% a" l( @4 q
人类亲眼目睹的惨烈宇宙交通事故—彗木大冲撞( p! x( h7 ]& p n3 w6 F
1994年,“苏梅克-列维9”与木星发生了惨烈的撞击,这次事件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次直接观测到太阳系内地球之外的天体撞击事件的机会,得到了大众媒体的广泛关注且全世界的天文学家都对其进行了密切监视。这次撞击提供了关于木星的新知识和木星在减少太阳系内太空碎片中的作用。 9 E& A( N5 N- B' `9 H
- x( w! a& u# S7 \- H1 k3 a 这颗彗星是天文学家卡洛琳、苏梅克和列维发现的。“苏梅克-列维9”是在1993年3月24日由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帕洛玛山天文台的望远镜发现的。它是第一颗发现的围绕行星运行的彗星,也许已经被木星捕获了20至30年左右了。 + Z, e. p, G, n1 x" B, h
计算表明,它那不同寻常的破碎形态是由于早在1992年6月份接近木星的时候造成的。当时,苏梅克-列维9在木星潮汐力的“洛希极限”距离内通过,于是木星的潮汐力把该彗星撕裂开来。后来这颗彗星成为了一系列直径在2公里之内的碎片。这些碎片于1994年6月16日到22日以每秒60公里的速度与木星的南半球相撞了。撞击产生的伤痕比大红斑更容易看到,且持续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4 h- @+ L" a2 y- F! @; Uффф
* ^( f$ ^% }7 C0 M: N" FWW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