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样 于 2009-6-19 05:10 编辑
. O& o& y7 |* H! s
! x) C y7 h7 V 英国:一年17万
: X, O5 P2 g8 e# Y2 J: v
7 M, { Z4 R" u% n6 }# e: N1 R
# N1 |1 K7 s% a) \+ q# r
p4 Y$ f t' c& A$ _0 x2 x 学费:一般来说,英国高中每年的学习费用公立学校是5000—7000英镑左右,私立学校每年是9000—15000英镑之间;英国语言学校每周学费约为100—300英镑;大学本科课程国际学生的学费约为每年6000—10000英镑,理科约为8000英镑,医科专业稍高些,约为18000英镑,其它学科约为6000英镑;研究生课程的学费约为每年6500—9950英镑,医科约为 6200—17000英镑,理科约为8200英镑,其它约为6300英镑;全日制M*A课程的学费约为7000—11500英镑,著名商校则高达 20000英镑;寄宿制学校的费用约为每年8000—14000英镑 。# E3 ^* S( F, I5 f
$ y, X- i2 W, s) }3 i2 z
生活费:英国一年中约有8个月左右需要开暖气,燃料费约为1000英磅;一年的伙食费约为2050英磅;交通费约为700英磅;再加上房租等其他费用,一年的生活费用约为6000—7200英镑,相当于人民币8万至9万。在英国读书时间超过6个月可享受免费医疗保健服务。在英国不同的地区读书,生活 费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居住在伦敦及英国东南部的生活费较高,而在英国北部、北爱尔兰、威尔士及苏格兰则较低。每个学生应预留5000—7000英镑(看地区而定)以应付一年的基本生活开支,包括住宿、水电、膳食、交通及其他必需费用。就读私立寄宿学校的学生无需将住宿、膳食和洗衣费用纳入预算费用,但是,学生需要向学校核实学费还包含哪些方面。
# n, S# h* a) J; F( Z9 ?
2 m- k0 w- V# v6 v& }3 T" f 综合来看,留学英国每年的费用约为1.5万英磅,折合17万元人民币。英国留学签证的经济担保为50万元人民币。7 ~3 ^$ w1 U1 H+ @7 o
8 Z0 n/ ~* {& {/ {) e
英国学费上涨是这几年的趋势,2005年会上涨5%至10%,最高涨幅约为1000镑。但是它也不会无限上涨,现在各国都在用优惠措施吸引学生,英国对国际学生的收费会遵从规律。; A% f+ v, H3 n! a7 |, z. m
9 V+ c$ C* ]8 g5 P 英国院校一般有权自行调整学费,而他们会给申请者一个合理的增收理由。英国面向研究生以上人群的奖学金较多,虽然一般英国院校设立的奖学金数额较少,在1000至3000镑左右,在数值上与中国学生的期望有差距,但其数额依然能够贴补,甚至超出涨幅数字。
! a5 E" G& r# v9 s9 f4 K
; S; I. {: q, U1 N2 X' d% A0 I% W- a2 i9 H
* y; L' _. T5 \2 U
日本:一年15万元
. D2 f8 k# [9 D D2 A, N9 g: k) x+ n8 \3 }; o& Y7 o
/ t% K) `% H& v* G! b- |2 Y
+ U/ [1 M/ f* v( X4 m 学费:大学学部(即本科教育),国立大学的学费平均为75万日元,公立大学86万日元,私立大学100万日元;语言学校学费每年需60万—80万日元;大学院即研究生院,国立为76万日元,公立为82万日元,私立为107万日元;短期大学,国立为51万日元,公立为56万日元,私立为115万日元。(以上都是指第一学年的学费,从第二学年开始,由于无需再缴入学费,所以每年的学费将减少30%。 )/ j: _1 u# h* [* q c# s( d- z! I
) X( ?5 v% N5 q" B7 w) i$ I 生活费:日本是高消费国家之一,因此生活费相对较高。每年约为6万元至7万元人民币。其中东京的生活费比其他城市高很多,每个月的平均支出在10万— 15万日元之间,其中房费32000日元,饮食费31200日元,车费6000日元,娱乐费7000日元,书籍费5000日元。如果学生在国公立大学申请 到学校宿舍,生活费可省下1/5。医疗保险费每年需人民币100元左右。
, n' z# ?8 k0 Y- _. h2 O
% ^' S3 e6 S$ I$ w, c 综合来看,留学日本每年的费用约为180万日元,折合15万元人民币。日本允许国际学生打工,因此可帮留学生解决部分生活费用。
" \" Z0 ?; y. z/ L( l2 U, E( v1 X2 s& `1 [
2 B9 U7 {# U2 Y2 V6 L! s
: m V# n" M F 美国:一年25万元
/ v) G* i b1 x3 ^( C& a0 g! l' V# G! m( f: C( Z% c5 z5 ]
6 [1 Q; o+ t: M" c2 o, Z
& }" k; O' R, x( z- i) N1 o; x d
学费:美国公立大学的收费一般低于私立大学。普通私立大学本科课程每年的学费约为1.7万—2.4万美元,名牌私立大学则超过3万美元;公立大学每年学费约为0.9万—1.4万美元。, v! s( ^3 _9 _$ Y1 N
& j2 {5 s+ y5 E2 C% j- j s2 S, F 如果就读研究生课程,法学、医学、商学和工科专业,私立大学每年的学费约为2.2万 —2.9万美元,公立大学约为1.3万—2万美元;社会科学类专业,私立大学约为1.8万—2.5万美元,公立大学约为1.1万—1.8万美元;文科类专 业,私立大学约为1.7万—2.4万美元,公立大学约为0.9万—1.4万美元。
1 l/ t' f' B- }; e% Q
$ c9 l0 \ L6 x7 a5 M; w( E 生活费:每年约合人民币8万元至10万元。住宿费是“大头”部分,住校的开销为每年 3000—7500美元,在外租房约为3600—7200美元;书本费为每年500—1000美元;伙食费约为每年2500美元;健康保险费用为每年 300—500美元;此外,还有旅行费、交通费等。
, w p3 [* X8 l3 n2 c5 S6 W, @6 D' t
综合来看,去美国留学,每年的留学费用约为3万美元,折合25万元人民币。没有奖学金的学生申请签证须提供10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担保。+ E% a* S% i$ x; I
/ S9 \! l) B) k/ z2 e% o: d. E 美国人民“偷着乐”
- T4 Y+ q' h( J- U* J' r5 W, ^. e! n, Y9 q- u8 r
“自费留美一年约需2万美元,而美国学生一年学费不到2000美元。”美国教育基金会一位人士透露。尽管这位人士一再宣称美国大学主要是看中了中国学生的智力和潜力,但来自国外90亿美元的教育开支,无疑让山姆大叔“没事偷着乐”。早在1998年,美国的传媒就披露,高等教育已成为排在军火、电子等行业出口创收的第5位。0 ^; x" E' y' z7 F% t. j& U+ S- c
t( h j: U- ^- T2 Q2 w {5 d* p
就中国46万名留学生的消费推算,其民间教育资本的流失至少突破了100亿元人民币。如果你以为这40多万留学生就花这么点钱,那就大错特错。事实上,部分自费留学生在国外的隐性消费,已造成了中国更大更具危险性的“资本外逃”。0 H$ `3 c7 _, t' i$ A, c
% g: x& T3 V- x( l$ w1 o) ]
# o9 i9 A( {/ K. E
. A5 X$ S# Y2 R# h8 S 新西兰:一年8万—10万元6 x& Z6 F8 e% x/ P$ i6 e$ @
, |1 f4 @$ ]( F6 ?: ]" p5 U: w+ j- H& e4 ^/ W& ~6 E) M
" Q X8 R5 e+ q, r/ X 学费:其中公立中学每年学费为8000—9000新西兰元,专科学院每年的学费约为9000—15000新西兰元,大学本科约为10000—18500新西兰元,研究生约为13000—30000新西兰元。4 C. q0 [8 C- }$ \0 C2 R/ V8 [
5 m# h5 E/ M/ Y8 T# e' R) N 生活费:一般来说,国际学生每年约需7000—11000新西兰元的生活费,其中包括住宿、伙食、交通等费用。学生保险费大约每年为500—800新西兰元。
3 I4 ^: U Z' o5 G+ q4 D3 a. F" s0 v: Y& _/ b, b# M
综合来看,新西兰每年的留学费用约为8万—10万元人民币。新西兰的留学担保金为30万元人民币。: Q: e9 Z# D6 P. @
& t! A$ q4 m p/ R 2005年新西兰的留学费用不会发生改变。语言学校倒闭、治安状况恶化等消息使新西兰留学元气大伤,现在新西兰政府正下大力重塑形象,挽救在留学市场上的名声,自然“无暇”涨价。
8 T! j$ J8 c( H0 }
3 b1 N. l- x! [) @, Y9 t2 v' @" W+ ~3 H* M
留学归来就有锦绣前程?5 W" @# l1 f: \/ @. m- k' j; r1 l5 V
0 a6 \4 m O. |8 f4 P4 ^
3 K# |( Q& W" v0 H! \# l; u7 O
! b9 t- I- q' L" e东方时空调查数据
, g: a1 @5 @: \& t
6 V6 h2 S2 p) y6 G* @6 N" r0 l1 r
; N, b- D9 ^! D, D8 ]- e$ R& e
物以稀为贵,那样文凭的多了,这张印满外国文字的纸也难免会贬值。海归遍海待,一部分是劳动力市场的自然反应,一部分也是“海归们”心态的问题。确实,几十上百万头进去了,价码不开得高点儿,何年何月才能收回成本啊?可是付得起、又乐意付那么高薪水的公司有又几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