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尔顿《新生活报》在线阅读

哈密尔顿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826|回复: 0

没有高楼大厦灯红酒绿 中国城市与加拿大的差距

[复制链接]

8780

主题

213

回帖

0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538
威望
2434
金钱
24138
注册时间
2010-2-19
发表于 2010-10-11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21:03 编辑
  @2 n& P; i# C% v1 V. u5 [" o
: z9 c6 g2 X$ S/ w0 F㈠㈠㈠
5 q; S" [- g' I5 J; sззз
+ c; x  S& N4 k; @1 V9 t+ ?; D+ r3 t“什么嘛,这不是大屯子吗?”这是初次访问美国或者加拿大的同胞最常说的一句话。他们是如此的大失所望,因为美国和加拿大的多数地方,并没有高楼大厦和灯红酒绿。能出国的中国人多数是成功人士,他们习惯了在喧嚣烦躁的大都市中打拼,在立交桥和摩天大楼组成的水泥森林中感受灯红酒绿。这些同胞到了最宜居的国家加拿大或者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忽然发现生活原来是另一种样子。(新闻回放:我国一线城市城市病日益严重 影响居民幸福感)
, Q& z/ q$ T5 S& P3 B- g( V! @! s2 Q0 Y& J% i
千万级别的人口拥挤在一小块地区,爆炸增长的汽车把路面挤满,房价狂涨的同时基础教育设施却没有跟上,空气污染伴随着绿地的减少……这是中国正逞现的状态,城市病已经是常见名词。
6 y  a0 K) Q6 `8 {) q( ]$ Z: U0 k7 d5 r
' L0 ~4 r2 ]# i; ]: I' R1 i( s那么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很多很多年,向往大城市的生活、拥有城市户口、购买市中心的住房是中国人世代的梦想。这种梦想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我刚到加拿大的时候,联邦政府接待我的移民安置顾问头次见面时提醒:“不要到市中心租房子,加拿大城市的市中心是居住环境最不好的地方,治安最差。”接待我的是一位移民出身的同胞,她不怕语言中可能出现的专门针对中国人的色彩,那很容易在加拿大被视为歧视。
5 G9 o  P9 _4 r+ g, y% Z
( V2 f) U" w4 ~2 M; u" g2 s, C加拿大的多个城市多次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最宜居城市。这个宜居的国家什么样?广大的绿地,到处是森林和湖泊,标准民宅是一至二层的独立屋。只有在多伦多、温哥华这几个有限的大城市的中心,才有拥挤在一起的摩天大楼,成为地平线上的风景。不要搞错,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伦多的人口是240多万。
: d5 H, I4 I/ m" z' O
1 }& }6 t, y7 ^3 y( ^' i2 ^其实,与城市病并行的,还有一个词是城市的“同质化”。霓虹灯映照下的狭小街道,匆忙赶路的各种肤色男女,昂贵狭小的住房,摩天大楼下拥挤的停车场,这些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在北京街头遇到的欧洲裔,并不比温哥华街头明显少。每当我在多伦多市中心拥挤的车道上排红绿灯时,我总觉得就在自己家乡哈尔滨的道里区。安大略省的交规是绿灯不能完成左转进车道准备,黄灯出现的刹那把车开过去,这个黄灯只允许左转一台车。我在多伦多市中心排左转如果在第二个,不动时后面就有人鸣笛,到现在我也没搞明白是不是这个拥挤的城市黄灯约定俗成过两台车。
1 K: \9 g/ v# w& I  |, d3 L
' q- \# D. ]5 D9 d/ ~  Q7 K就像北京上海拥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一样,多伦多的人口构成中,本地出生者只占50%,这意味着这个城市有一半人口是首代移民。忍受不了多伦多的空气与喧嚣的人们,在城市周边买房安家,然后每天开1小时以上的车上班。他们在享受低房价的同时也享受低车险,因为多伦多居住购买车险要高得多,显然保险公司认为哪儿是事故高发区域。% f/ a; t0 d8 o1 C- K

( t2 ~& U! b# y6 L忍受不了大城市的喧嚣,同时也意味着忍受不了大城市才有的竞争力。这是事情的另一面,全世界的企业总部都在大城市,价值创造也在大城市。习惯了小镇舒缓生活的人,同样不能在都市压力下竞争。* A, Y6 @8 b$ C( \% R4 [
1 E) b& X7 {. C- Z
不能竞争的不仅仅是人,还有环境。几十万人口一个的小城镇环境要好一些,管理也简单得多,这些小城镇可以组成城市群。但这种城市群并不环保,独立屋远比公寓楼浪费资源,我家门前不到一公里长的小区道路两侧,是18栋房子,在中国正好是一个6层楼每层3户的单元栋口。城市群中不可能有地铁,公交也不发达,每家都要有一至两台汽车。很多年来,加拿大的专家们一直在讨论:是不是应该发展密集型住宅小区,超市、邮局、医院和学校都可以步行或搭公交车前往?' c( R5 |) R" U1 @

: O% h$ E8 x8 X9 O1 T人类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生活模式需要时间检验,就如中国多年来坚持计划生育,加拿大却一直在鼓励生育并吸纳移民。关键在于,如何在漫长的历史时间给出准确答案以前,找到代价最小的方案。
/ Q: o4 _' U1 l6 P0 S- Q2 D  a0 Cззз
  Q- o( r3 z# G4 @. t㈠㈠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4, 2024-6-17 02: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