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 I2 X/ @% D+ J% }3 n8 b
曾经“河南最年轻杂志社长冤狱7年改判无罪”一案受到广泛关注。今日(1月17日),当事人吉新报终于拿到无罪裁定。因“贪污罪”被判12年,后积极改造入狱7年的及新报如释重负,对他来说,13年的申诉之路终于告一段落,这是人生一个新的起点。今天下午,吉新报接受了大白新闻(微信ID:dabaixinwen)记者的采访,谈到了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家庭。: v$ Q3 H8 O* W3 }. H) v: `# l
- _9 X2 m' V. L
河南最年轻杂志社长冤狱7年 终改判无罪
9 X" y7 U: T' k& p' x( T1 m 据媒体报道,当时,而立之年的吉新报作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下属事业单位《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的在编人员,职务为副总编辑(副处级)。8 }) R! t- ], [/ p4 N( Q+ q5 Q
1998年,吉新报被任命为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下属的《决策探索》杂志总编辑兼社长。使这家原本经营极为困境的媒体扭亏为盈的及新报并没有因此飞黄腾达,反而遭遇牢狱之灾。
: n% k$ |% X. D9 j5 | 原来,自从吉新报接管该杂志社之后,该单位经营变为“内部承包”。据悉,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吉新报在任职期间,违反新闻出版管理规定,将路某某所交承包金中的15万元占为己有,另外,指控其虚开发票报销8870元。2002年10月,郑州市金水区法院审结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探索》杂志社原主编吉新报贪污一案,判处被告人吉新报有期徒刑十二年。% u& @4 r# {. b- J# t7 Z2 p
狱中,吉新报在积极改造,争取减刑;而吉新报的妻子也踏上了为夫申诉之路。吉新报因有多次“立功表现和积极改造”提前五年释放,其妻坚持13年申诉后终迎转机。
! A7 W) V* K0 w5 w8 E4 A 当事人:判决姗姗来迟,我已家破人亡& ?" j9 A: H' m4 [( E' Y$ c
今天下午,吉新报接受了大白新闻的采访。谈起十几年来的维权之路,他依然情难自控,说:“我现在算是家破人亡了。”
/ n: ~8 |6 \; w3 r0 u 据吉新报表示,自从自己入狱之后,妻子就一个人走上了申诉之路。从北京到河南,从河南到北京,不知道跑了多少遍。。。。。。终于累垮了,病倒入院。在医院两年多的时间,重病在身的妻子仍放不下案子的事情。遗憾的是,她终究没能看到今天的无罪裁定,直至闭眼的那一刻。
# Z1 y Z% D3 e8 N$ V4 `* ? 吉新报入狱前,父母还健在。但狱中服刑期间,他的母亲弥留之际,想见儿子一面。监狱以吉新报不是独生子为由拒绝了其家人的请求,考虑到狱中人的情绪,他一直不知道母亲去世的消息。直至2009年6月出狱之后,吉新报才得知,母亲已经永远离开了他,而自己最终也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V2 V# o3 Y/ |0 H X8 A4 K
2016年,吉新报的父亲离世了。吉新报一直希望父亲能亲眼看到无罪裁定,因为父亲常常问他:“裁定书什么时候下来啊?”“还得多长时间啊?”* k; x+ P* Y$ l
“快了,快了”,吉新报只能这样宽慰父亲。
* B; z" f3 k4 ?# h- T& ]. Z( Q 对他来说,三位至亲都是带着遗憾离世的,妻子,母亲,父亲,都没有等到自己无罪的裁定。# d& o" M* E$ `
1 ]6 c; d8 u9 P7 m) { 吉新报告诉大白新闻,如今陪在自己身边的只有儿子了,二十多岁。他对儿子深表愧疚:“发生了这件事,孩子很自闭,从小学到大学没什么朋友,大学的时候受了不少欺负。他曾经跟我说,‘爸爸,我没得自闭症、抑郁症已经不错了。’孩子一直不理解,我为工作付出了那么多,脏活累活我都干,最终却是这样的下场。”8 \! D- v0 s% S/ |; T \
出狱之后的吉新报做过老本行——兼职编辑,也涉足过房地产,在北京某医院照顾妻子两年多,现在在和朋友做消防工作。而赔偿的事情,他已交由律师全权处理。[部分资料来源于法制晚报]
8 K$ c# j7 D) ~6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