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上海人民快被垃圾分类逼疯了。“你是什么垃圾?”“用过的纸巾是否可以回收?”“遇见‘垃圾分类我来’的男人就嫁了吧”……各种垃圾分类段子走红网络。
今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通过明确各类责任主体、强制源头减量、落实分类体系的全程监管等,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按规定,居民一天倒垃圾的时间段只有早上7:00-9:00以及下午4:00-6:00,垃圾必须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四类投放,违者个人罚款50元-200元。
我国每年的生活垃圾增加量很大,生活垃圾的污染防治到了需要高度重视的程度。2017年,我国202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达到20194.4万吨;2018年,上海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900万吨;北京每天产生近2.6万吨生活垃圾。不断增量的生活垃圾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垃圾围城”的压力有增无减,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
垃圾分类既是一件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参与,是最好的教育。每个人每天坚持参与垃圾分类,都是在强化自己环境保护的意识和习惯,都是在美化生活半径内的小环境。所有人的参与和坚持汇聚起来,就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磅礴力量。
相对以前把垃圾一股脑扔进垃圾箱的生活方式,垃圾分类肯定要麻烦一些,但是我们不可能只想坐享与发达国家媲美的生活质量,却对其背后的努力视而不见,严格的垃圾分类是社会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令人欣慰的是,虽然因一时生活节奏被打乱而免不了调侃一番,但大家对垃圾分类都是理解和支持的,都在一丝不苟地默默坚持。同时,在垃圾分类探索阶段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事情,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理解、包容和鼓励,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完善。
为上海人民点赞!
来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