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21:03 编辑
6 `5 l1 `5 Y* v: p. X1 Z+ U% T6 M9 j+ S' g8 ?2 b6 `
9 t `+ @2 D$ E. L/ I& B
不管你是否关注,在神奇的自然界中,生物钟总是在不停地转动。一年有四季,一天有24小时,月有圆缺,昼夜交替,花开花落,动物发情有定时,等等。这都是生物钟在敲击、在提示、在调控。 在人类的大脑里,也有一座恒定、神奇的生物钟。它是由激素和一系列神经元、神经体液掌握调控的“钟”,即生理周期节律,管理生理活动,警示“旅途”险地,维护人生健康。尽管说人的生物钟的节律遵循着24小时循环,恪守时间观念,但在人生的各个阶段,生物钟亦常提醒:非常“钟点”到了!有影响健康、容易发病的隐患!警钟敲响!
' |4 R$ G2 K( I, ^5 D6 P! c 1.中年:人到中年坎儿多 许多人都以为中年人年富力强,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段,其实并不完全如此。
$ j* P1 ^4 x; j; r 不少中年人因现代生活节奏而干扰了生物钟的稳定,生活节律紊乱,常有慢性疲劳、亚健康状态、心脑血管疾病提早降临,未老先衰、年富而力不强,“身壮”而病不少,甚至英年早逝。因此,每位中年人都该善待自己,千万不能掉入“现在卖命挣钱,以后拿钱买命”的陷阱。4 B* L% g# R) r4 z* F+ U: Y, g
2.冬夏:一年事多是冬夏 人们常说“多事之秋”,其实从健康角度来说,一年之中最需要警惕的是冬夏两季。有人称冬夏是“魔鬼季节”,这并非危言耸听。* B1 f) F3 E1 x ]
严冬时节因寒湿夹杂、冰雪封盖,老人慢性病易复发,卒中频见,猝死骤来。除此之外,一氧化碳中毒、感冒、冻伤亦常发,故老人难跨寒冬坎。9 \* v& R; t" y
夏季炎热酷暑,机体难熬骄阳燥风,常发生急性胃肠炎、外伤、食物中毒、溺水等。
% y$ N/ b' w; l: j 冬夏两季的病死率常比平时高出1.5~4倍,因此老年人度夏入冬,一定要提高警惕。( ^: b5 D* B* b2 P, T- d q7 R3 L
3.月末:每逢月末烦事来 每个月末夜空欠明亮,每个月末钱包不再鼓胀,每个月末要做的事情无法再拖,每个月末欠债还钱理应当。
% D- z% i% `1 y" W 总之,种种生活烦事内忧外患,都会逼得人气喘心躁,失眠梦多,疲累抑郁,焦虑不安,以致干扰生物钟,降低免疫力而易患抑郁症、癔症,自杀,或发生斗殴、盗窃等意外。只有做好生活、工作规划,做好心理调适,才能减少月末烦事的困扰。, J" Z' l* V" y4 K. W
4.周末:彩色双休日、黑色星期一 双休日思想解放了,生活脱缰,作息多半无序,饮食饥饱无常,疲劳过度,精力超支,容易产生周末效应。有资料表明:周末急诊多、病情较重,心梗、卒中、消化道出血、外伤等均比平时多。+ L! G1 n' T9 s/ }- ?. q5 @1 Y
由于双休日生物钟打乱,到了星期一则疲累不堪,无精打采,常可见到旧病复发、新病倍增。有统计显示,星期一的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其他日子高,值得重视。
; K4 Z- W! M; U. `9 u" x, l 5.黎明:黎明从不静悄悄 夜阑入睡,黎明时分,许多人都认为此时此刻是一天中最沉寂的时段,谁知黎明从不静悄悄。此时人们梦浓睡酣,血压降得最低,血流变慢,血液变黏稠,因而易使脑血栓形成,发生缺血性卒中。3 M& B( w% j7 u% z
同时,半夜如厕,朦胧离床,由卧而立,常因体位变动而致脑缺血,也易引起晕厥、摔伤或卒中。
) g( k5 V1 r/ _5 i3 S1 X8 x 故每次起床动作需慢,头颈要缓转,亮灯引路,清醒才开步,才不会祸起黎明。
/ [( Z) Q& ]6 |9 |+ e 6.清晨:“晨峰现象”别麻痹 人的血压从黎明时分的低谷水平随日出天亮逐渐升高,这是生理节律、生物钟的正常摆动。6时至10时,血压可升至一天中的最高值,出现一个高峰时段,此曰晨峰现象或叫晨浪现象。$ _% Q5 W' b# z0 E: @: x
这是一个危险时段。血压升高以单纯收缩压升高多见。由于血压蹿高,氧耗量可增加1.7~3倍,此时常可诱发心脏病及卒中。中老年人要密切关注这一“晨峰现象”,动态观测,依时服药。 l3 n) v% }* T# o; Q3 A! y
总之,人的生物钟正随人生轨迹在不断摆动循环,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时间观念、年岁观念、季节观念、昼夜观念,密切关注生物钟的警示,以维护自己的健康长寿。6 L7 I/ { U$ }7 ` @" G' o+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