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20:33 编辑 1 E3 w) Y' T2 R1 S" _
5 B! Y# x' P. D; e g, f
ㄉㄉㄉ
: @0 q; l8 i7 ^3 [* [5 q1 a( _法治是要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以产权界定权利,法治于是可以推行;以人权界定权利,法治就很难推行。经济国有,法治是很难推行的。所以我们观察到毛泽东和他那一代领导人不重视法治。据说,毛泽东曾经讲:宪法是我主持制定的,但是我们主要不靠它解决问题,我们靠开会做决议解决问题。不要说毛泽东和他那一代领导人不重视法治,这可是公有产权约束下必然的选择。古代不是讲究“刑不上大夫”吗?“刑不上大夫”,不是不应该上大夫,而是人权不平等的社会里,刑是不可能真正上得了大夫的。事实上,在传统社会,人权就是不平等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能不亡”就是写照。人权不平等的社会,是不可能真正推行法治的。 今天,我们知道自由宝贵。没有自由,便不知道个人比较优势之所在,经济社会物质财富就会贫乏无比。而自由本身也是生命的重要含义之一。没有自由,生命便失去意义。 可是,没有产权及其相关的约束,自由同样不可推行。没有产权及其相关的约束,自由很可能带来的是非生产性的竞争,而不是生产性的竞争;很可能带来的是价值消散的竞争,而不是价值增值的竞争。那样,人类根本就无法生存。这也是“公地悲剧”的含义。 如果资产被界定为私有,又有自主签订合约进行交易的自由,交易费用又不是太高,那么经济就一定有效率。这是科斯定理给予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反之,如果资产被界定为公有,那么社会一定会内生出诸多限制,以减低竞争下的价值消散。公有制下的很多限制,比如不能自由择业、论资排辈等等,正是避免价值消散的制度安排。在公有制下,是不可以给人们自由进行经济决策的权利的。不然的话,贪污腐化,各种引起价值消散的竞争就会蜂起。 那些无知的人们,主张要用公有制加民主政治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这只会带来南辕北辙的后果,注定是要彻底失败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城市郊区村民民主委选举矛盾重重,不可开交,但农村老家的村民民主选举却平稳进行。这不是个人素质可以解释的吧? 须知,虽然土地承包给了村民,但毕竟只是承包,还有集体所有的性质。在种地不怎么赚钱的今天,地处偏远山区的家乡的那些土地和山坡是不值几个钱的,因此公有资产几近于无。但是城郊村镇就不一样了。不仅土地很值钱,其它一些公有资产同样也价值不菲。 公产盛行,那么做官就有很高的租值。世界上没有有租值存在而没有人竞争攫取的。这就是为什么城郊村镇民主选举矛盾重重,不可开交的缘故。他们是在竞争那巨额的资产租值呢。我的老家,由于公有资产几近于无,村官们根本就捞不到什么大好处,无非是每年几千块的津贴收入。于是乎,年轻又能干的人压根就不愿意做村官了。他们或者外出打工,或者忙于自己的活计,他们外出打工或者忙于自己活计的收入大大超过了做村官的收入。 历久以来,我们总讲自己有官本位传统。但为什么有官本位传统呢?一定是因为公产盛行的缘故嘛,一定是因为私有产权没有保障的缘故嘛。公产盛行,或者私有产权没有保障,那么做官就有很高的租值,官本位就会流行开来。这里我要讲,公产盛行,或者私有产权没有保障,那么民主政治就要闹出矛盾重重,不可开交。民主是个好东西,但民主却不是没有条件的。民主需要在权利界定清楚的情况下才可以推行,公有制上是断不可以搞民主政治的! 公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研究计划经济的文献强调软预算约束。不过在我看来,计划经济的主要问题并不是救助体事后要对“亏损”的预算体实施救助,而是救助体根本就不知道谁是盈利的,谁是亏损的。 千万不要自作聪明,认定那些有正会计利润的工厂就是盈利的,有效率的,而那些负会计利润的工厂就是亏损的,无效率的。科斯定理讲得明白:私有产权是市场的前提。因此,私有产权也是价格的前提了。计划经济因为取消了私有产权,因而也就没有真正的价格。没有真正的价格,我们不知道成本,不知道收益,无法进行经济核算。没有真正的价格,我们不知道盈利,不知道亏损,无法判定效率与否。不知谁盈利,谁亏损;不知谁有效率,谁无效率,这才是救助体事后对“亏损”的预算体实施救助的根本原因,也即是计划经济体制软预算约束的根本原因。计划经济体制的失败不是别的失败,而是没有价格、没有信息的失败。 所以,价格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也不是我们可以随意干预的东西。市场经济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市场经济下有了价格,有了信息。尽管市场经济下信息未必就是充分的,但到底有了价格,有了信息。是的,假如信息是完全的,那么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就是等价的。今天我们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怎可以人为扭曲信息的表达和传递呢?而既然价格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不是我们可以随意干预的东西,那么私有产权也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也就不是我们可以随意破坏的东西。今天我们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又怎可以不搞私有制呢? 想想“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到处鼓吹“大公无私”的年代,“狠斗私字一闪念”,一闪念都是不可以的。结果怎样呢?人们吃不饱饭,穿不暖衣;货物单一、短缺和凭票购买、排队购买成为经济中的日常风景。小的时候,我家是要养鸡的,可是我没有吃过鸡蛋。鸡蛋是要拿去换钱买盐、火柴等日用品的。我吃的是鸟蛋。想吃蛋了,就上房去、上树上抓鸟蛋吃。不搞私有制,“大公无私”、“天下为公”的后果何止是民不聊生,连鸟儿都要跟着遭殃。 马克思要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说来不容易相信,在私有制下其实是不可能有剥削的。 一个人应该得到多少收入,是由可能的替代性选择来决定的。老板之所以给你开3千块而不是2千块,是因为你在别处也能挣得3千块。你之所以要花10%的利率而不是8%的利率去借钱,是因为别人按照10%的利率照样可以把钱贷出去。你说这里收入低,那得别处收入高才成。但既然别处高,你为何选此处呢?因此,只要人身自由没有被限制,那么任何人得到的就总是他能得到的最高收益。只要人身自由没有被限制,马克思所说的剥削不可能发生。 没有自由,才有剥削的可能性。那是说,剥削不可能存在于私有制、市场经济体制下,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拥有择业的自由。剥削倒可能存在于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下,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不仅没有择业的自由,而且好些其它方面的自由也被剥脱。一般认为,奴隶制下奴隶受着奴隶主的盘剥,过着凄苦的人生。但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福格尔教授的研究表明:美国奴隶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生活凄惨;奴隶制在当时是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奴隶当时生活并不差,奴隶们并不支持废除奴隶制。奴隶虽然没有自由,可奴隶是私有财产呀,你见过主人在自己的桌子板凳上划道子的没有?奴隶难道不比桌子板凳值钱吗?记不清谁说过,真正的奴隶制是人民公社,真正的奴隶是人民公社社员。值得思考呀! 剥削不可能发生在资本家处,倒可能出现在政府那里,因为面对政府,你没有替代选择。 而且社会道德沦丧,坑蒙拐骗盛行,也与产权得不到保障有关系。道理几千年前孟子就讲清楚了:“无恒产者无恒心。”产权得不到保障,人们势必不关心长期,而要做一锤子买卖。 这正是:数不尽,公有制度罪恶累累;揭不完,共产主义谎话篇篇。还是茅于轼老先生说得好:过去,搞公有制是因为无知;现在,继续搞就是无耻!让我们一起炮打无耻吧!
9 h5 q' G$ `1 n! X2 N/ ] \/ p# Kㄉㄉ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