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尔顿《新生活报》在线阅读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77|回复: 0

家有“害羞儿”父母需注意

[复制链接]

419

主题

28

回帖

0

精华

论坛元老

积分
24950
威望
238
金钱
1150
注册时间
2010-9-4
QQ
发表于 2012-10-28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金房地产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北美华人新生活

旅游资讯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20:59 编辑
1 m  ^; P0 J- u$ i: ]& X! D% V6 E/ |, z9 x" K" f1 d
%%%
' v! q# K$ b; Z; V  `4 a  一些家长发现,孩子到了五六个月大时,突然一反常态,原来谁都让抱的孩子突然变得退缩、哭泣、怕生起来,陌生人越是接近,他就越是退缩。家长们不仅纳闷,孩子这是怎么了?- k2 r/ K9 _) E9 L
  一线案例1 k5 H. ~! ~9 q" F2 g; p
  当牛牛妈和她的一个“陌生”朋友进来时,7个月大的牛牛正坐在书房的地板上摆弄着他的玩具。“陌生”朋友走到牛牛身边,弯下腰来主动和牛牛打招呼:“嗨,牛牛,你好!”只见牛牛盯了“陌生人”一会,竟突然哭起来,转向妈妈爬了过去。, n# V7 F' P% A, a9 v8 v
  牛牛妈说,牛牛小时候一点都不认生,那时候他乖巧的很,谁见了都想抱一下,而且牛牛很少哭,没想到长大了几个月,反而认起生来了。
) y( Q4 a" T' M/ h' E- ]9 [* h  7个月大的牛牛见陌生人就哭
9 B- ~4 `9 L7 k  _% X# u  南宁东方爱婴咨询有限公司卢丹映老师说,6个月~1岁的孩子,是孩子自主意识提高比较快的一个阶段,此时孩子开始有了独立的思考,因此对周围环境和人物的防备心也明显提高,表现为除了父母外,看到陌生人就哭。卢丹映说,在早期教育中,这种现象被称作为“陌生人焦虑”。
% m( Y8 U0 W6 O& ]  “陌生人焦虑”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出现,只是由于孩子天性的不同,焦虑的程度有所差别,出现的时间也不同。一般“陌生人焦虑”出现在6个月~1岁的孩子,而且到1岁时,这种情况表现得最为明显。: n# S! f1 @. e+ m
  “陌生人焦虑”几乎每个孩子都有
! [1 }. H6 @& p- E  原因分析8 g& U7 t1 c7 i( s: ~) J2 E- S
  “陌生人焦虑”几乎每个孩子都有
9 G5 M* I* {4 M0 B2 g  除了6个月~1岁这个阶段,5~6岁也是孩子自主意识提高的另一个高峰,此时,孩子的认知能力显著提高。卢丹映说,依照心理发展来看,5~6岁之间是人生正常的“害羞期”,这期间的孩子多半不习惯和陌生人独处,也不喜欢和陌生人沟通、交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才会慢慢克服害羞。" i8 b! ]3 H  y, V  d
  南宁市唐山幼儿园园长梁丽萍说,由于害羞的孩子很少惹祸或制造麻烦,所以也很少被人注意,因此越来越沉默。大部分害羞的孩子,往往缺乏一套社交技巧,他们常常很难表达自己的内心,更不愿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告诉他人。4 }+ q  l1 s/ {' P
  “虽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陌生人焦虑’的敏感期,但是‘过度保护’也是造成害羞儿的主因之一,这类孩子会如温室中的花朵,很难禁得起挫折与压力。”梁丽萍说。
$ s+ ?" c3 i. G6 }; S: o0 _, g  五六岁时“陌生人焦虑”表现为害羞
' Z$ r! S5 V" J  让孩子慢慢信任陌生人
* j5 S, |) P" I0 z  专家建议
' r  N8 x; b4 s  让孩子慢慢信任陌生人( C/ S$ O3 S3 L5 p
  卢丹映说,孩子完全是看家长的“脸色”来决定他对陌生人的态度的,因此在面对陌生人时,家长要给孩子时间,让他一步步去接近陌生人;“千万不要强迫孩子,你越强迫,他越会觉得自己面临危险;更不要随意离开他,那只会让他更恐惧,不会让他勇敢。”7 ]+ w$ d8 b( b; j
  因此,家长要多点耐心,多给他一点成长的时间。如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陌生人”时,可以对陌生人微笑,并且主动和陌生人打招呼,让孩子慢慢放下戒备心,让孩子认识到“陌生人”是值得信任的。过后,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个“陌生人”是谁,是干什么的,跟我们的关系怎样,以后见到他,我们应该怎么做等。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有个渐进的过程,过渡地去认识社会。) u; H; X9 r9 y( V9 s* ^5 w# M
  除此之外,卢丹映还建议,陌生人也要善于做一个更敏感、更和善的陌生人。如果身边有孩子处于“陌生人焦虑”敏感期,陌生人最好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再和孩子微笑、打招呼等,最后再慢慢走近孩子,与他沟通交流。1 x# y0 P- m; U/ U; y
  多让孩子参与社会活动2 \$ l( s8 n; ?7 L) Q( I
  卢丹映说,孩子想尽快度过“陌生人焦虑”,应该多参与社会活动,如参加公园的户外活动;带孩子多串门,参加一些家庭聚会,交朋友;多到人多的地方去,让孩子从少到多地去接触同龄孩子,鼓励他去尝试更多的事情,培养他的独立性。
5 m* g' A1 F+ g+ O- ]7 E* B  卢丹映说,参加这类的活动,会让孩子慢慢理解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处于“陌生人焦虑”的敏感期,因此这类孩子由于防备心太强,不会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因此,卢丹映建议,家长应该主动带孩子做这类事情,如家长先主动和孩子们玩,让孩子观看一段时间别的小朋友后,再试探地问他:“你想不想一起跟小朋友玩呢?这里的很多小朋友,他们都跟你一样呢!”4 o& r, Y( w% M% C$ A1 j
  游戏和故事提高孩子认知
' n, \, m5 O9 v7 R0 k4 T  为了让孩子尽快度过“陌生人焦虑”敏感期,最重要的是提高孩子的认知,梁丽萍建议,可以通过玩游戏和讲故事等形式。如通过游戏老鹰抓小鸡、围圈跳舞等,让孩子理解老师和孩子间的关系、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等。, f/ D! O, k  }. W1 f* t: G
  另外,讲故事可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故事中包含大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以及很多做人的道理,如家长可以讲“闻鸡起舞”、“程门立雪”等故事,都可以丰富孩子对人类社会的认知经验。: _) Y* N* b/ F$ A5 X+ E; X
  对于大孩子来说,小孩子的行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差,但是孩子此时处于模仿阶段,对于6个月~1岁的小孩子来说,家长可以试着抱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主动去做某些事情,让孩子模仿,让他感到“陌生人”是值得信任的,陌生环境也是安全的。2 s6 q2 j* Z9 u7 ~4 [. w
  卢丹映指出,小孩缺乏自信、胆小也是感统中的触觉失调的主要表现。触觉失调的人,比较内向,而且爱独处,不喜欢到户外玩,怕到人多的地方,喜欢粘特定的人,而运动能力不好。因此,当孩子已经不处于“陌生人焦虑”敏感期,却长时间过于敏感,则可能是感统失调。
, V3 Q# ^& r* }0 Z' k  卢丹映说,感觉统合失调,会造成脑功能的反应不全,从而引发学习上的困难。最终,学习上的困难会对孩子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信心等多方面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专家建议,一旦有此情况,应带小孩去医院进行感统能力测试,医院和早教机构都有系统的感统训练的方法。
4 d' ^1 E( }" ~$ u3 T  不处敏感期却长期敏感,警惕感统失调9 g: f( c5 |3 x. O. i
  专家提醒$ p, B8 g: W8 r7 |& k3 O( \+ `( a
  不处敏感期却长期敏感,警惕感统失调
+ u  C8 r4 f3 I% U+ g/ Y* L  孩子6个月~1岁、5~6岁是“陌生人焦虑”敏感期,表现为除了父母外,看到陌生人就哭。
. m6 M) e  u6 Z* z3 x; 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4, 2025-4-3 22: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