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20:15 编辑
$ S: l; n9 _! \" ^& k+ O1 _2 {. i2 l' D! x
厽厽厽9 D. r! x" V. t1 w X
转一转、看一看,问一问、聊一聊,在北京市新闻办与十八大采访中心组织下,“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北京市特色项目参观采访系列活动继续举行,来自50多家中外媒体的80余名记者昨天走进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参观、采访。两座文化地标的别样风貌,让他们感受到首都北京文化的魅力一角、蓬勃态势和深厚底蕴。 “终于走进‘水上明珠’了,别有洞天啊!”来自香港南华早报的一位记者掩饰不住兴奋。走在大剧院北水下廊道,头上一环碧波微微荡漾,在阳光照射下暖意融融。大剧院年轻的讲解员用中英文双语做着讲解:“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周围墙壁上的小孔?共有12万个,看起来像水泡一样,和我们头顶上的一汪清水相得益彰,另一方面还能起到消声的作用。” 玻璃帷幕、红木穹顶、“锦绣”大地,大剧院的建筑之美令人心旷神怡,摄影记者们的快门声此起彼伏,争相定格下一处处精妙的设计。除了漂亮的建筑外形,大剧院一流的硬件设施更让记者们赞叹不已—— 步入音乐厅,讲解员娓娓道来:天花板和墙壁都是浮雕造型,有利于声音的漫反射。在这里的演出,不用任何扩音设备,观众坐在任何一个角落音效都很好。音乐厅混响时间是2.2秒,指标堪称世界一流。来自美国加州广播电台的记者Jocelyn Ford听得全神贯注,她手里的摄像机对着池座后方一个“庞然大物”拍了很久,那是全亚洲最大的管风琴,拥有6500根发声管。 在歌剧院后身,一面巨大的“大师墙”赫然挺立,上面是547位国内外艺术大师的照片,小泽征尔、捷杰耶夫、阿巴多、波利尼、郎朗、索菲亚·穆特、马友友……都曾在大剧院的舞台上留下卓尔不群的艺术身影。“这是大剧院开业四周年时做的,如果算上今年,来过大剧院的中外艺术大师得有600多位了。”讲解员话里话外漾着自豪。 参观完毕,记者们来到新闻发布厅。大剧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邓一江介绍了大剧院开幕运营近5年来的成绩:商业演出3701场,自制剧目28部,接待国外演出院团307个,观众798.8万人次……当得知大剧院迄今举办了2600多场公益演出,要么免费,要么会员票价只需10元时,香港文汇报记者脱口而出:“守着大剧院这个艺术殿堂,北京市民真幸福!”下午,记者们“转战”到了与国家大剧院遥遥相对的国家博物馆。气势恢弘的大厅、各有所赏的展厅、各种现代化的设施……再次令记者们频频发出赞叹。 一层展厅,“躬行大地”——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图片展深深吸引了他们的目光。300余幅图片,全面展示了一年来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走过的难忘历程和生动瞬间:与乡村医生在怒江过索道,躺在西藏阿里的雪地边休息;含泪采访照顾瘫痪儿子20年的母亲……“这些照片太震撼了!新闻工作者‘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的状态仿佛就在眼前,真实而令人难忘。”香港《瞭望中国》杂志社的记者说。 之后,记者们走近“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观后,一位记者有感而发,“参观这个展览,就好像在阅读一部历史书,深厚、凝重。国博里的展览真应该多看看,里面有文化,更有历史。这一点,北京市民真是近水楼台、优势先得啊。” 外国记者参观北京公租房 称百姓真幸福 今(13日)天上午,北京市新闻办与十八大新闻中心组织中外记者参观采访本市最大的公租房项目。9时30分,中外记者们来到石景山区京原路7号公租房项目。已经竣工的8栋住宅楼,“穿着”鲜艳的黄色外衣,矗立在敞亮的小区中。住宅楼旁边,幼儿园、超市、菜市场、公共食堂、洗衣房应有尽有。 “哎呦,这个公租房小区太漂亮了。”尽管置身在凛冽的寒风中,可外国记者仍认真了解、仔细观察,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租住这个小区需要什么条件啊?”“租金多少啊?”“北京有多少个这样的保障房小区?”参观完样板间后,记者们纷纷发问。 北京市住保办常务副主任邹劲松介绍,“十二五”期间,全市计划建设、收购各类保障性住房100万套以上。2011年,超额完成新开工各类保障房20万套,竣工10万套。今年计划建设、收购16万套,竣工7万套。截至10月底,本市已累计新开工15.3万套,完成今年计划任务的95.6%,并基本建成7.7万套。 % ?% [- z/ s. a
“北京老百姓真幸福!”第一次来到中国、中文还不是很流利的一位韩国记者说,虽然是在冬天来到北京,可感到这座城市很温暖。市民能住上这么好的公租房,真令人感叹。3 H4 H) J# a* ~$ a' A7 X. [
厽厽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