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ilton Chinese Website Yangqin jojo ma 地产经纪 刘苏杰 金房地产 方正贷款 广告招租
地产经纪 越淑梅 学区房专家 邱中威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广告招租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地产经纪 李芳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水管水喉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哈密尔顿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哈密尔顿华人网™ 首页 加国生活 查看内容

多伦多华人女子出租自己时间做陪伴师时薪30揭开工作日常

2024-3-5 08:27|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115| 评论: 0|原作者: 思忆|来自: 加国无忧

摘要: 现在,就业环境艰难,很多名校毕业的学生都在为找工作而焦虑,于是,有人选择从事新兴的职业。陪伴师就是其中一种,在中国已经火了一段时间。据《环球邮报》记者Xiao Xu的报道,李女士是一位多伦多大学的21岁毕业生 ...

现在,就业环境艰难,很多名校毕业的学生都在为找工作而焦虑,于是,有人选择从事新兴的职业。陪伴师就是其中一种,在中国已经火了一段时间。




据《环球邮报》记者Xiao Xu的报道,李女士是一位多伦多大学的21岁毕业生。她对传统的成功之路不感兴趣。和许多Z世代一样,她不想在职业阶梯上一成不变地稳步攀升。


于是,她为自己创造了一份工作:她出租自己的时间,陪伴那些有需要的人,和他们一起吃饭、锻炼、购物、旅行或是看病。


李女士最近从多大的统计学和心理学专业毕业,她从中国火热的一个趋势中获得了灵感,在中国,人们靠出租自己的闲暇时间、技能和经验来谋生。


中国官方媒体将这种工作称为“伴侣经济”,部分原因是中国单身人数的增加,有大约2.4亿未婚人口。到2022年,中国有大约5亿个注册家庭,其中超过8300万个家庭是只有一个人。


这类生意可以提供灵活的就业机会。《中国青年报》2021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在1535名受访者中近60%的人使用过陪伴服务。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寻找游戏伙伴,而另外三分之一的人花钱找跑步或健身伙伴。大多数受访者属于中国的独生子女一代,被称为“最孤独的一代”。



在日本,类似的服务也有记录。


陪伴服务的受欢迎程度促使李女士在多伦多进行尝试。去年8月初,她在小红书上发布了第一条寻找客户的帖子。几天后,她遇到了第一位客户:一位受伤的女子,她在最近搬家后寻求帮助来整理行李。


李女士后来得知,她的客户因为最近脊椎受伤和失恋而情绪低落。在一起的两天时间里,Helen帮她把新居装扮好,也陪客户去了她最喜欢的餐厅,陪她一起吃饭,还陪她去了她经常独自散步的公园。


“她当时最大的需求,其实是有人倾听,”李女士说。


提供情绪价值

到目前为止,李女士已经接待了60多位客户,她认为自己的第一个客户是最不寻常的经历。


“我能够参与她的生活。……她几乎分享了过去几年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李女士说。“这是被信任的感觉,知道有人愿意向你敞开心扉,显露自己的弱点。”


李女士回忆说,也正是这位客户肯定了她的服务价值。“这让我坚持了下来。”


仅在去年8月份,她就接待了大约20位客户。过去五个月,她陪人们去做手术,与社交焦虑的客户一起参加活动,还和人徒步12公里。多数情况下,她只是和客人一起吃饭或聊天。


她的收费是每小时20到30元,具体取决于需求的类型。



李女士指出,通常情况下,要求越小,客户需要的情感支持就越大。


“他们有一段时间没有和任何人说话了,想通过我重新开始社交,”她说,有几个客户一直处于完全的社交孤立状态。


有一次,她被要求为一位一年没有与任何人交往的客户分拣邮件。


李女士说,她的很多客户都很敏感、焦虑,或者容易过度思考。另一类人追求高效、实用的社交形式。


“如果是和朋友在一起,他们需要考虑朋友的感受,不能要求太多,”李女士说。


他们还认为,“他们不需要为了获得情感支持而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某人或建立新的关系。他们只要付钱就能解决问题。”


李女士的大多数客户都是年龄在25岁到35岁之间的女性,其中许多人独居。出于安全考虑,李女士不接受男性客户。她仅有的两次为男性提供服务是在美国签证预约时担任翻译。



华人社区有发展空间

据报道,UBC大学的社会学副教授Qian Yue表示,这类服务在中国的兴起也可归因于地理流动性增强等因素,这意味着许多人远离家人或儿时的朋友。


在小红书上,有十几个人在多伦多、温哥华和卡尔加里等加拿大城市宣传类似的服务。同样,Accompanya.com也在宣传这类服务,目标是在加拿大的国际学生,它的Instagram页面自诩可以“给你带来温暖的陪伴和无价的友谊”。


研究中国移民身份、归属感和心理健康的巴黎美国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 of Paris)助理教授Zed Gao表示,他认为在加拿大的华人社区,陪伴经济有发展的空间。


Gao说,中国移民可能会寻求这些服务,因为他们在适应新文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包括缺乏社交网络。在中国文化中,一些心理健康障碍可能会阻止中国移民向家人、朋友甚至专业治疗师寻求帮助,陪伴经济填补了这一空白。


李女士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认识到她工作的价值,有些人把它比作三陪服务。


但在她看来,“这份工作与咨询工作类似,属于康复行业。”


来源链接:
  • 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canada/article-companionship-service-loneliness/

最新评论

快递公司 陈教练 星星画室 绘画 xiongmao 广告招租 资深CPA/CMA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5, 2025-2-24 13: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