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踏上一段康复之旅,重拾健康与希望,却在一家“高端私人戒毒中心”经历了噩梦般的遭遇——不仅花光积蓄,换来的却是药物滥用、羞辱与心理创伤。如今,三名前病人站出来,将Muskoka Recovery戒毒中心及其所有人告上法庭,控诉他们在毫无监管的环境下,对身处脆弱状态的求助者进行误导、剥削与虐待。 ![]() 图片来源:Addiction Rehab Centers 据本地英文媒体多伦多星报报道:近日,一宗涉及4000万元的联合诉讼日前提交至安省高等法院。三名前病人联合控告位于安省度假区的Muskoka Recovery私人戒毒中心及其所有人,指控该机构在无监管情况下对脆弱病人实施误导、剥削与虐待,致使部分人身心受创,甚至发生死亡事件。 根据起诉书,被告包括机构所有人Ewa Ricci、Ralph Canonaco及临床主管Damien。诉讼内容称,该机构“有计划地误导并剥削那些寻求康复治疗的病人”,包括给药不当、心理虐待,甚至有员工对有自杀倾向的病人说出,“只有软弱的人才会自杀”这种伤人的话。 《星报》早在2024年便对Muskoka Recovery展开调查,发现该机构虽然对外宣称提供“全天候医疗照护、专业治疗师与可负担的奢华环境”,实则没有合格医护人员进驻,也未提供承诺的服务内容。 据该媒体调查,这家机构目前未受任何政府监管,且未获得相关认证。 诉讼亦指出,该中心雇佣无执照人员,包括冒充执业护士的Christine Iskandar,她曾被专业监管机构警告,但仍在Muskoka负责发药,且屡次提供错误药剂。对此,Iskandar对此未作回应。 三名原告中,Kimberly Smith为一位育有三子的母亲,她曾为治疗抑郁症与自杀倾向入住Muskoka戒毒中心64天,花费高达6.4万加元。她表示从未受到专业治疗师照护,反而遭遇错误用药、辱骂及性骚扰等精神创伤。 “我原以为这是我重新开始的机会,结果却是灾难”,她说。 她认为政府应介入监管类似机构,“私人康复中心必须获得认证,并定期接受审查,不能让追逐利润成为优先。” 第二位原告为Matt Collins,36岁,渥太华居民,自幼患有心理障碍。他的父母贷款支付4.89万元入院费,但诉讼指出他在两个月疗程中未接受任何承诺的治疗,包括缺乏一对一心理辅导,也无医疗团队照护。他称自己被辱骂并因自杀念头遭贬低。 第三位原告是一名拒绝公布姓名的58岁母亲,其女儿曾在Muskoka接受治疗。她称女儿在院期间“接触到了原本试图戒除的毒品”,也未接受有效治疗。 星报报道说,除了上述曾遭受身心伤害的三名原告之外,一名病人还曾在该机构死亡。 之前,有一位年仅44岁的母亲Dawn在入院两周后死亡,引发社会关注。其丈夫Fred呼吁安省政府对其死亡展开正式调查,因为“这是公众利益问题。” Fred表示,Dawn患有罕见病,长期依赖阿片类药物缓解剧痛。他们夫妻因相信该机构“有驻诊医生”而预付3.8万元治疗费用,但实际情况是Dawn未被持续监控,而拿到的癫痫药剂量仅为常规一半。 起诉书还指出,机构临床主管Damien曾在另一家戒毒所与病人发生不当关系,并因此被监管机构认定违反职业操守。 《星报》发现,他曾在病人戒断期与前病人(后被雇为员工)在热水浴池开派对,严重违反医疗监控规定。 三名前病人希望法院批准将本案作为集体诉讼,使更多受害者有机会加入。 代表原告的律师为Rochon Genova律所的Joel Rochon与Golnaz Nayerahmadi。他们表示,Muskoka Recovery“以奢华医疗形象欺骗公众”,实际却“连基本专业照护都无法提供”。 至于被告方面,则尚未提交辩护声明,其律师Domenic Saverino回应称,“我的当事人将坚定回应诉讼,仅在法庭上陈述立场。” 目前,法院尚未确定听证会日期。 来源链接:
|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4, 2025-4-16 00: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