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ilton Chinese Website Yangqin jojo ma 地产经纪 刘苏杰 金房地产 方正贷款 广告招租
地产经纪 越淑梅 学区房专家 邱中威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广告招租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地产经纪 李芳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水管水喉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找回密码
 注册
哈密尔顿华人网™ 首页 加国生活 查看内容

感受加国医疗:人命关天,岂能靠赌概率?

2025-4-13 10:16|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128| 评论: 0|原作者: 晓红|来自: 征文

摘要: 无论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还是初来乍到的新移民,在谈起加拿大的医疗服务时,似乎都是牢骚满腹。就诊等候时间长,医护人员经验不足,医疗事故频发……这些已是老生常谈,大家都见怪不怪了。笔者今天要吐槽的,却是另 ...

无论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还是初来乍到的新移民,在谈起加拿大的医疗服务时,似乎都是牢骚满腹。就诊等候时间长,医护人员经验不足,医疗事故频发……这些已是老生常谈,大家都见怪不怪了。笔者今天要吐槽的,却是另一个新发现:有些加拿大医生在诊治病人时,经常会按照既往经验去赌概率,对于小概率的可能性不够重视,甚至选择忽略不计。



有位朋友在体检时发现了性质不明的肿瘤。初诊的医生告诉她,百分之九十五的可能是良性,无需担心,可以等一年后再复查。朋友却有些不放心:万一我运气不好,属于另外那百分之五呢?她查阅了有关资料,得知这样的情况在中国是需要马上做活检的。即使活检后排除了恶变,也要至少每六个月就复查一次。于是,她换到了另一家诊所,并要求转到专科医生那里做了活检。结果证实,她恰恰是那小概率的百分之五。


朋友是幸运的,她没有完全听信医生的“概率论”,而是及时寻求到第二意见,联系到了专科医生并做了手术。若是她老老实实地等着一年后再复查,按照目前加拿大的医疗效率,等候专科和排期手术都需要时间,病情会不会被延误,还真不太好说。


另一位华人朋友就没有这么走运了。他因罹患早期癌症做过手术,术后不久去看病理报告时,医生几乎是拍着胸脯保证:你这种情况复发的可能性很低,不需要化疗。别担心,好好地享受生活吧!


然而仅仅两年以后,这位朋友的病情就意外地复发了。他当机立断,马上飞回中国就诊。据国内的医生介绍,像他这种病情,如果当初在手术后做过化疗,彻底清除残余癌细胞,复发的可能性会减少很多。可惜,他的手术医生太过乐观,觉得既然复发的概率不高,化疗就没有必要做了。经过在国内一段时间的医治,他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经历过这次复发,未来的抗癌之路难免会更加漫长和艰辛。



一位新移民妈妈也和我分享过她的经历。她三岁的儿子连续几天高烧不退,咳嗽不止。去看家庭医生,医生拒绝给孩子做血液和其他检查,并告诉她,小朋友发烧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可能就是感冒,多喝水多休息就会自愈。谁知两天以后,孩子的病情急转直下,呼吸困难,甚至开始抽搐,被父母火速送到了医院急诊室。检查结果表明,孩子患的是急性肺炎,而不是家庭医生所猜测的感冒。由于诊治不及时,导致孩子的病情较重,在一个月后才逐渐痊愈。


这位妈妈失望地说:小朋友生病不是医生的错,但医生不该在未做任何检查的情况下,就假设孩子肯定是感冒了。哪怕是给孩子验一下血呢,也能早一点发现异常吧?


和周围人讨论过这种现象,大家都感觉加拿大的医生和中国医生在治疗理念和操作程序上确实不太一样。中国的医生会倾听病人的诉说,并尽可能地安排相应的检查以排除各种可能的疾病。对于恶性肿瘤等大病、重病,医生更是如临大敌高度重视,很怕漏诊和贻误,有时甚至会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而加拿大是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或许是因为医疗经费越来越紧张,对各种检查的控制也就比较严格。医生往往先假设你的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以尽量减少所谓的“非必要”检查。至于小部分患者因此被贻误病情,也就很难避免。


我无法评判到底哪一种医疗制度更合理,只是感觉,被医生忽略不计的那百分之几的可能性,对于不幸落到这百分之几概率里的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风险和痛苦。人命关天,怎能只凭经验去赌概率?当然,作为外行人,我的想法不一定客观和全面,真诚希望有懂行的业内人士能够为我和有类似想法的人指点迷津。


最新评论

快递公司 陈教练 星星画室 绘画 xiongmao 广告招租 资深CPA/CMA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4, 2025-4-16 04: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