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ilton Chinese Website Yangqin jojo ma 地产经纪 刘苏杰 金房地产 方正贷款 广告招租
地产经纪 越淑梅 学区房专家 邱中威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广告招租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地产经纪 李芳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水管水喉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找回密码
 注册
哈密尔顿华人网™ 首页 综合新闻 查看内容

中国改建“瓦良格”号航母揭开面纱

2011-4-25 04:02| 发布者: dancingfish| 查看: 90904| 评论: 0|来自: 华人网

资料图:正在改造中的瓦良格号航母

羊城晚报/中国首艘航母真的就是它?

改装“瓦良格”号能否提升保卫海疆能力

建造“航母梦”能否拉动科技与经济腾飞

航母,航母!

随着一艘停泊在大连港湾的、名叫“瓦良格”的大船悄然揭开神秘面纱,情系几代中国人的航母之梦似乎触手可及。

稍早前,一则消息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这艘中国购自乌克兰、几近空壳的航母,经过多年整修即将在大连完成栖装准备下海试航。据国内权威网站报道,中国海军官员已承认“瓦良格”号正计划发展航母作战能力,并将另外建造该舰的姊妹舰。2011年,将因此成为中国的“航母元年”?

近日,张召忠、马鼎盛、陈波、赵楚、宋晓军、田小川等多位国内知名军事专家就相关问题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瓦良格”的前世今生

1985年,一艘名为“里加”号的前苏联航空母舰,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开建。1990年“里加”号更名为“瓦良格”号。

1993年,乌克兰和俄罗斯签订黑海舰队分割协议,“瓦良格”号划归乌克兰。1995年,完成68%建造工程的“瓦良格”号退出俄海军编制。

1998年,“瓦良格”号被澳门一家公司以2000万美元购得,原拟将它改造成一个娱乐场所。

1999年,在开建14年、下水11年、停建8年后,锈迹斑驳的“瓦良格”号开始了前往中国的艰难之旅。经过627个昼夜,2002年3月4日,“瓦良格”号航母终于停靠在中国大连港。

2002年至2005年间,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对“瓦良格”号进行了全面检测,同时,内部整修工程也逐步展开。

2011年,“瓦良格”号工程似乎进入冲刺阶段,大量设备完成栖装,相控阵雷达预装孔清晰可见。有消息称今年“七一”将是“瓦良格”号试航的“窗口时间”。

“瓦良格”号全长304.5米,宽70米,吃水10.5米;飞行甲板长304.5米,宽70米,可供两种不同战机使用。8台锅炉4台蒸汽轮机,采用两套与“现代”级驱逐舰相同的动力,总功率200000马力,航速30节。全舰共有3800多个舱室,人员编制为1600多人。

有何作用

小姑娘开悍马,不相称

马鼎盛:有了航母整个国防体系能不能提升整体战斗力?如果不能,我是反对造航母的。

在着名军事评论员、主持人马鼎盛看来,现在鼓吹航母的经济效应没有任何意义,航母与核武器一样,纯粹是“烧钱的玩意”,如果必须考虑以军事工业拉动国民经济,打造两栖舰队作战群更为有效。

羊城晚报:“瓦良格”号能不能担起万众期待的海疆卫士角色?

马鼎盛:“瓦良格”号航母如果可以服役,是中国海军的一个突破,因为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战舰,而且,“瓦良格”号还算有一半是自己造的,跟买的又不同。所以,首先从排水量来讲,“瓦良格”号有着标志性的进步意义,是中国军工造船业的一个飞跃,这一点确实不容易,值得肯定。

但是,“万众期待”说不上,起码我就不期待。

必须要明白的是,“瓦良格”号能拿来做什么用?以中国目前面对的国防需要来看,航母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大家都知道造航母要花多少钱,再加上舰载机和护航舰队的相应装备,算下来还不如造两栖舰。两栖舰在近海打仗时配合陆基导弹及战机使用非常有效。所以如果要发展大型水面战舰,我觉得应该发展两栖舰,比一下子搞个六万多吨的航母更有用,也便宜得多,效率高得多。

羊城晚报:中国建造航母是否能实现经济上的投入和回报平衡?怎么看待“航母经济效应”?

马鼎盛:即使是专门研究国防经济的,没有具体数据之前,也没办法发表客观看法。但是说造航母能带来相关下游产业提升,我认为是没有根据的。拿钢铁业举例:航母用的钢板和民用钢板不是一个概念。特种钢和特种动力中国也都还造不好。中国造民用大船没问题,50万吨的巨轮都可以造,但这和军事没关系,六万吨的战舰技术无法转移到民用。我认为现在从经济影响的角度评价中国造航母的价值,还不是成熟的时机。

羊城晚报:您对“我们的航母”为何持消极看法?

马鼎盛:有人认为“我们的航母”是要形成一种海上威慑力,但我们要威慑谁?搞清楚对手才能着手发展武器装备,不能因为别人有的我们就一定要有,小姑娘开悍马,不相称,会过瘾吗?

中国不是一个世界性的海洋国家,造航母用处不大。英国是一个海洋大国,都不自己造航母了,觉得花几十亿美元不值,因为它不存在需要用航母对抗的敌人了。中国目前很多军事资源有待补充,都是要花钱的,如果把大钱砸在航母身上,首先要衡量,有了航母后整个国防体系能不能提升整体战斗力?如果不能,我是反对造航母的。

 价值几何

造得起,还要养得起

航母的战斗力来自其舰载机和护航舰队等形成的立体战斗群。造出航母只是第一步。

中国多年前就已表示有能力建造航空母舰。

2007年1月8日,国防科工委新闻发布会明确表示,中国具备制造航母的能力。2009年3月5日,时任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副政委的马国超少将透露,中国已有建造航母的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便能看到自己的航母。

在最新发布的《2010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虽看不到“航母”字眼,但在“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一节中提到了“海军形成以新型潜艇、水面舰艇和对海攻击飞机为骨干的海上作战装备体系”,外界解读认为,新型水面舰艇当然可以包括航母。最近更有言论称,“瓦良格”号的改装是中国迈向航母俱乐部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然而,有能力造和有能力“养”,是两回事。

《舰船知识》杂志副主编田小川曾为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家族中的“斯坦尼斯”号算过一笔“生养费”:造价约35亿美元(足以建造10余艘核动力巡洋舰);舰载机花费40亿-50亿美元;加上训练和日常开销,一艘航母在30年的服役期将花费逾350亿美元。田小川称,这笔钱可以建造220座50层高楼。

然而,尽管“尼米兹”级航母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实战中出尽风头,但由于这些“大块头”花钱如流水,即便是对世界首富之国而言,也是不小的负担。

“所以,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对建造大型航母都极为慎重,多数选择了经济实惠的中型航母作为海洋守门员。比如法国的‘福煦’号、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等。”田小川说。这些国家在吸收美国设计建造大型航母中的经验与不足后,合理利用现有装备(如舰载机)与经费,实现了本国建造航母的最佳效费比。

中国改装“瓦良格”号投入了多少资金,目前无从得知。20亿美元是军事专家宋晓军给出的“保守单价”。

宋晓军表示,国外排水量在3万吨至6万吨之间的航母属于中型航母,如果仅计算航母本身的造价,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约是15亿美元。“因首次制造航母需要较多的研发费用,我国制造6万吨左右的航母单价估计需要20亿美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航母只是一个武器平台,其自身的防御能力十分脆弱,航母的战斗力来自其舰载机和为其护航的驱逐舰、护卫舰、扫雷舰和潜艇等形成的立体战斗群。造出航母只是第一步。

海军少将、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曾指出,以俄罗斯舰载型苏-33战机为例,单价为5000万美元,6万吨级航母约可载50架飞机和直升机,如果其中有24架战斗机,就已价值十几亿美元,排水量7000吨的“现代”级驱逐舰单价也要6亿美元,由此算来,一个航母战斗群编队的总价应以数十亿美元计。

此外,航母还需要在深水码头停靠,日常维护与修理也需要不菲费用。张召忠说,按照普遍经验,航母的服役期在25年至30年之间,一般5到10年应该中修,个别设备要大修。

值不值,看长远效益

建造航母长远来说会对科技产业振兴产生积极影响,但目前仍需审慎看待“航母经济效应”。

巨额资金投入到一艘报废的“二手”航母,究竟值不值?

据估算,要使“瓦良格”号形成战斗力,总花费将不少于百亿美元,还要年年耗资维修和补给。同样的钱,可以制造很多新导弹、战斗机、卫星以及驱逐舰等反航母武器。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陈波指出,论军事价值,航母与导弹、飞机、卫星这些不好比,但是与驱逐舰、潜艇比较,航母的性价比更高。“比如控制同样的海域,一艘‘尼米兹’级航母所能达到的控制水平,大概需要二十艘的‘伯克’级驱逐舰才能做到,而二十艘‘伯克’级驱逐舰的成本大概是航母的四倍,航母仍具有成本优势。”

军事专家认为,即便没有形成以“瓦良格”为中心的战斗群,改装“瓦良格”号的过程也是培训和锻炼中国未来国产航母工程技术精英的过程。同时,还能实现航母特种钢材、超大型军用锅炉、涡轮机、蒸汽机车设备、着陆拦阻装置等航母工程技术的积累,这些都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陈波认为,应积极看待由“二手航母”起步的中国航母之路。不论何时,中国发展航母都是由零开始,改装起步的方式不影响对其他道路的选择和探索,而且,将“瓦良格”号改装成一艘具有战斗力的航母,几乎和新建一艘航母同样复杂,其意义并不亚于自主研发。在费时费力改装“瓦良格”号的背后,其实体现了中国海军发展力求“又好又稳”的思路。

有专家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效应”,除了可从国防层面理解为代表海上军事力量的威慑力,更是航母建造所牵动的军工业等领域的技术革新。

在中国,航母战斗群尚未露出庐山面目,但航母经济效应却已炒作多年,最为明显的体现,便是2009年底“中国首艘航母即将下水”的“消息”给股市带来的反弹动力。当时引发了以中国船舶、广船国际为首的军工股集体拉升,造船业、航天军工业、钢铁业等相关产业板块短时间内赢取了市场资金青睐,成为年底股市的主攻目标。

多年从事国防经济研究的陈波告诉记者,观察具备成熟航母发展经验的美国,航母一直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的经济、技术乃至政治发展,航母的建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航空、船舶、电子、材料、兵器等诸多行业和领域,通过航母和航母战斗群的建设,对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有着广阔的空间,而更为重要的是,航母建造会推动相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转型,实现真正的军工产业“现代化”。

但是,陈波同时也表示,建造航母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长远来说会对国家科技产业振兴和升级产生积极影响,但目前仍需审慎看待对“航母经济效应”的过度解读。

最新评论

快递公司 陈教练 星星画室 绘画 xiongmao 广告招租 资深CPA/CMA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4, 2025-4-2 18: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