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中午12:30,我会在这个饭点把电视频道转到北京卫视的“特别关注”栏目,今天一开始,主持人就说“据新华社消息……”。这是个不同寻常的开场,一定是有什么重大事件发生了,果然,这条一句话的最新消息说,奥巴马午夜发表讲话,本拉登确认被炸死,DNA检测比对无误,尸体在美军控制中。 今年56岁的本拉登终于被杀,这是今天全球最大的新闻了。我赶紧把频道转到本台的新闻频道,康辉已在跟嘉宾讨论本拉登之死,距离消息发布不到一个小时,全球各大电视台都把焦点对准了这位被美军辛辛苦苦追杀十年的恐怖大亨身上。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看到这条消息,内心有点失落的感觉,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难道就这样结束了?我的脑海里出现了10年前的情景,9月11日的晚上,我正在北大南门住处附近一家餐馆喝啤酒,店里的电视上突然出现了美国双子塔的画面,隐隐约约听到解说说美国本土遭到恐怖袭击,当时对这种突发事件的新闻还没见过太多,以至于当那架死亡航班飞向双子塔的时候,心里还在疑惑,这是真的吗?甚至当双子塔燃起大火并开始坍塌时,还觉得想是在美国式大片的情境中,令人难以置信。但是,本世纪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就是这样在所有人的将信将疑中发生了,2998条生命就此逝去,而小布什信誓旦旦一定要把本拉登置于死地,哪怕追到天边。如今,这场追杀持续了将近10年,小布什没能等到这一天,宣布本拉登终结的那一刻,被奥巴马赶上了。 奥巴马凭借这个午夜的现身讲话,估计让全体美国人为之一振,或许还将为奥巴马总统日渐低落的民意有所提振,并且为他的总统连任加上几分。但是,本拉登之死,真的意味着这场游戏结束了吗。一定不是的。这十年来,其实关于本拉登是死是活一直就是美国和盟友反恐行动的一大特色背景,每次本拉登现声发言,都会为确认这声音是真是假把美国的情报人员折腾得要死。而那些潜身于各个角落的恐怖分子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没有了赖以生存的资源,没有了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这些本是平民的人群把恐怖活动作为对付西方强势的有效武器,说他们有自己的精神领袖也好,说他们是群龙无首各自为战也好,其实都无碍一个统一的目标。很多专家都分析,不彻底消灭恐怖行为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恐怖分子就会接连出现,这个领头者或许是本拉登,或许是奥拉基,或许还有谁横空出世。谁知道呢?911事件之前,除了美国情报部门外,没多少人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本拉登,成了史上最值钱的头号通缉犯,价值5000万美金,而实际上,美军追捕本拉登的花费早已超过了5000万美金,投入的兵力超过10万人。 追捕本拉登的十年间,这个原本是一位工程师的富豪,已经逐渐演变为一个符号,一个真假难辨、让人无所适从的影子人物,这个影子被世界各地的恐怖组织充分利用了,以至于此起彼伏的恐怖行为都被有意无意跟他联系起来。或许有很多事情连本拉登自己也不清楚或不掌控,或许是美国人一定要把所有恐怖行为都跟本拉登拴在一起,为的是给四处伸手打着反恐名义的行动更有说服力。这样的十年,美国人有无数的理由可以把战斧导弹打到他们所怀疑跟恐怖势力有关的任何地方。如今,符号成了句号,美国将如何继续他们的反恐行动,这事还真的需要考虑一下,不知道,这个世界将如何应对本拉登之后的时代。 昨天晚上值班,在编排卡扎菲的小儿子和三个孙子死于北约轰炸的消息时,大家在议论,为什么利比亚政府或卡扎菲本人一直不出来发表讲话,证实或否认消息的真伪?有两个可能,一是卡扎菲本人已经被“斩首”,他已经说不出话了,二是卡扎菲家被轰炸是个烟雾弹,为的是让世人谴责北约违反联合国决议。但这又有什么意义,美国人总会给自己的行动找出正义的理由,就连联合国也奈何不了。这次本拉登被干掉,应该不再会是记“乌龙”了,其实,是不是“乌龙”也无所谓,关于他的生死,完全是取决于美国人的需要,让他死,活着也是死了,让他活,死了也可以活过来,这就是强权政治的力量。 我觉得,美国人其实是在找一个时机,用作新闻的行话来说就是找一个由头或气口,在奥巴马面临连任危机的情况下,以本拉登之死来调转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注意力,为他的人气充电。至于后拉登时代,反恐的目标确立问题,奥巴马也非等闲之辈,继任者早已选好,估计过不了多久,全世界会在本拉登被淡忘之后,逐渐熟悉一个新的名字──奥拉基,一位有也门国籍的伊斯兰传教士,一位据说比本拉登更有威胁的新的恐怖大亨。 只是,被美国赞扬为干掉本拉登提供了重要情报的巴基斯坦,现在可能比美国本身更为紧张,毕竟,基地组织,如果基地组织真的曾属于本拉登的话,他们把报复的矛头伸向这里,要比伸到美国本土容易得多。 这场游戏,还远远没有结束。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