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ilton Chinese Website Yangqin jojo ma 地产经纪 刘苏杰 金房地产 方正贷款 广告招租
地产经纪 越淑梅 学区房专家 邱中威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广告招租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地产经纪 李芳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水管水喉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找回密码
 注册
哈密尔顿华人网™ 首页 生活指南 查看内容

加国住院手术记

2009-12-22 02:01| 发布者: Andy| 查看: 135269| 评论: 1|原作者: 星学|来自: 星星生活

前些时候我的左肘旁边生了个皮下结节,触之略痛。身为医者的敏感让我担忧日后恐生异变,遂就医要求切除。

这是我登陆加拿大以来头一回跟医院打交道,虽说出国经年一直都在大学医院工作,但却是在象牙塔里搞实验研究,未曾像在国内处于临床第一线。这回偶罹这不大的疾恙,经历了一番入院前后、及手术的全部过程,亲身体验了一趟加国医院“路线图”,见闻与体会果然跟故国的有所不同。

开头自然是照章行事、先看家庭医生。只有经过他这一关,得到推荐才能去瞧专科大夫。后者的排期挺长,好在我这病患料是良性的,但等无妨了。数月之后终于见到骨科医师,又照X光片、又做核磁共振(MRI),个把月又过去了,方才被告知择期手术。

到了入院前一周,我如约先去“住院准备处”,办理相关手续。先由护士出场填写病案、表格,做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抽血等等各项检查,接着登台的是医院社会工作部的博士,递上来一大叠文字材料,让我对内中所探询的题目做多选题式的回答。我浏览了一下,是关乎住院要求、服务质量、期望与意见、效果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我耐下心来、逐一圈勾,表明个人的看法。

最后亮相的是麻醉师,他讲述了一通手术当中可能会发生的种种意外,请我在同意书上画押。我关注的是可否实行局部麻醉,他却含糊其辞“还是全身麻醉好些,不过到时候再看吧”。至于开刀的具体时间,则是在手术前一天下午通过电话通知,病人届时要在规定的时间前俩钟头抵达医院。

真正入院动手术的那天,我先去了医院的登记处,医保卡(OHIP)一扫,所有资料均显示出来,毋庸多言。由于加拿大是公费医疗,住院开刀不存在交押金、经济担保之类的事,仅仅问你是否要开通房间里的电话、电视机等,因为这些需要付费的,每天各缴十元。典型病房是二人间,想住单间就要自付二三百元;若是你供职单位有不错的医疗保险的话,单间的开销就由投保的公司包了。

住院手续很简单,不到十分钟就搞掂了。为避免出错,给患者的右手腕戴上一个白色的塑料“手箍儿”,上面印着姓名、编号、主治医师的名字,旨在防止张冠李戴,或者掉包。该“手镯”将一直戴到出院时才可摘掉。

我接着上楼到外科住院部,发现这里的病房是科室混合型的,不像国内分“普外”、“骨外”、“胸外”等那么细、各自为政有自家的病房。此处是所有专业的通通集在一层楼上,只不过由各科系的大夫分管而已。

进得我的房间,但见窗明几亮,俩床位相距挺宽,都是可以拉上帘子呈包厢状的。房间内有浴厕、衣橱、医疗用品橱柜,救急物品一应俱全,用时不必回办公室或库房去取。并且配有写字台、床头柜、座椅、电话、电视机、挂钟等,每个床头的墻上镶着选豕计、中心巍酢酡岍絮、堋豸等装置!醮钮也可呼叫护士来帮忙。床头柜里放着一本《圣尽醴。病床皆是捶吨子的!蹑意推侗稹醪可伞醯、倾斜;有折怠踅栏杆可防止病人坠床;探臂式的案桌可供讣者缀遐床上角、写字时用!酢踔的方便?

我换上手术衣服,又加戴上一个红色的手箍儿,因为本人对磺胺□过敏,特此标明一下这历史,以防误用了药物,工作做得真是细致。然后我躺在床上,被手术室来的人员推走。妻子及家属都得去住院处旁边的休息厅里等候,一俟手术结束,主刀者便会电话那边通报情况,由住院处的工作人员转告家属。

进了手术间,我的脸上被扣上面罩,吸着吸着就不省人事了,果然是全麻而非局麻。早就听说北美“泛用”全麻,甚至连做胃镜、活组织检查等小例也实施之,果不虚传。但愿他们广泛运用而技术纯熟吧,小题大做亦就罢了。待我醒来时,已经是在苏醒室里了,手术很顺利,妻子告诉我。呆了一阵子,没啥事便被推回病房了。

晚饭送来了,班班样样的西餐,附有食谱,上面印着病人的名字,都是免费的。我尚能吞咽,不管是啥子菜了,填饱了肚子再说。若是知道得早,我其实可以事先跟医院的华人服务部联系预订,这时送来的将是中餐了,不过区区住一宿,不值得麻烦了。

住院上厕所啥的,若腿脚不利落,都可以摁铃叫护工来搀扶着,没人陪床无妨,老年患者和危重病人的擦拭身体、洗澡、喂水灌□等,也都是医护工的职责。我年轻力壮、又不妨碍走路,一切都不烦劳别人。这一点不似在国内住院,七大姑八大叔的亲属们排班,轮流自行照顾床边的一切,甚至抽了血送去化验室标本、取回报告单、到放射科拍照等,都得安排组织、躬亲自理,极影响一大家人的生活形态。试想将来全面独生子女的时代彻底来临,没得这么多的亲戚了,咋办呢?

一夜无事,安睡,翌晨起床,吃过送来的早膳,大夫来查房,说两周以后回门诊复查,届时会告知切下来的结节的病理报告。他指示护士给了我一些敷料包,待回家后自己换药用。刀口的缝线是可以自动吸收的,所以不用返院拆之。一声拜拜,医师离去,病人就可自便、打道回府了,无须结账、宴请医护、答谢人情等,就这么简单,出院一身轻。

走过了这一遭新大陆医院里的流程,我颇有感触,特别是过去我长年工作在中国的附属医院中,相比较起来印象尤为深刻。近卅年前国内的那些个医疗福利,早就不复存在,现在改革的已经“体无完肤”,优越性不知何处去了;自负盈亏、一切向钱看使得医德坠落;医患关系也日趋紧张,稍有不满,病家便诉讼大夫、打砸医院的事儿时有闻及,触目惊心。回国省亲见到我的老同窗们,聊起来多数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选择就读医科了。

没料到在枫叶国里,每五百个人中就有一个医生,我们能够得享“正常”的医护,而且具有世界一流的设施与服务,就诊住院的所有费用皆由政府负担,包括伙食和护理等。比以前国内的社会主义制度还要好,甚至有那么点共产主义的味道,虽说效率和速度慢悠了一些。国民一点毋庸挂虑无钱看不起病、没有子女帮忙就医凸显困难等问题,实在是额首庆幸。

加拿大的医生护士也都十分敬业,没有利用职业之便来暗示、索取病人红包的,态度也和蔼可亲,以至于民意调查显示:“加国最值得信赖的职业者”的榜首竟是护士。没有国内原先尊为“白衣天使”、现在贬为“白狼”的纷扰,不再有身陷局中难摆脱的尴尬,十分轻松。

知足感恩,少了关乎身家性命的医疗后顾之忧,我就淡泊了社会其它方面的不尽人意之处,更加积极地对待移民北美的新生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YourSavings 2009-12-23 18:00
描写细腻!欣赏!

查看全部评论(1)

快递公司 陈教练 星星画室 绘画 xiongmao 广告招租 资深CPA/CMA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4, 2025-4-3 15: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