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ilton Chinese Website Yangqin jojo ma 地产经纪 刘苏杰 金房地产 方正贷款 广告招租
地产经纪 越淑梅 学区房专家 邱中威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广告招租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地产经纪 李芳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水管水喉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找回密码
 注册
哈密尔顿华人网™ 首页 生活指南 查看内容

真实的美国人其实是这样的!留美十年的亲身感受

2019-12-10 23:57|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481| 评论: 0|来自: 这才是美国

摘要: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但原因却让人十分困惑,因为你搞不清楚一件东西是真的自己变了,还是你之前对他的认知是错的。  就拿美国人来说吧,当初出国之前,对美国人的印象的渠道就是三种 ...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但原因却让人十分困惑,因为你搞不清楚一件东西是真的自己变了,还是你之前对他的认知是错的。

  就拿美国人来说吧,当初出国之前,对美国人的印象的渠道就是三种:新闻、影视和英语听力。

  新闻中的老美是坏的,影视中的老美是傻的,而英语听力中的老美是机械的,于是综合起来得出的结论就是:美国佬都是简单并好对付的。

  且听我一一道来。  直到下了飞机,和同胞们散开并混进令人迷茫的一片五颜六色中,日常生活中美国佬的立体形象才逐渐清晰,并颠覆了我之前的幼稚印象。

  1.无从规避的恶

  我是十年前国内大学毕业后来的美国,在纽约念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那一年成了家,并在洛杉矶找到了一份工作。这些年无论是在教学大楼内还是社会工作上,我都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垃圾——这无可避免。正如徐克电影中的那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一样,就连“种族歧视”也只是“我看你不爽”的异样表达罢了。

  

  没错,美国有歧视现象,不要管网上那些圣母婊或无脑吹们怎么说,当一个人修养水平有限的同时,生活上又得不到满足,他就会通过迁怒与他的方式来安慰自己,这就产生了歧视。任何地方都会出现。就像咱们某地区的“本地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外地人”怎么怎么样似的,都一样。

  华人在美国混,英语不好,必然会受到某些人的歧视。当然了他一般也不会表达的太明显——虽然一般单纯种族歧视的言论是不会受到法律制裁的,所以只要在不煽动仇恨/威胁或者恐吓的前提下,低素质的美国佬让你“滚回你的国家”,你除了生气之外是毫无办法的。

  

  这时候英语不好会非常的吃亏,因为你不能动手(先动手的后果十分严重,即使你打得赢),你英语不好还骂不过他,所以朋友们,反击歧视的最好方法就是摆脱自己的短板。

  比如,如果你跟朋友在公共场合用中文聊天,有一个坏家伙插嘴,说“这里是美国,请讲英文”,这时候你可以这么回他“English was from England, why don’t you move your ass back there (英语来源于英国,你为什么不撅着屁股滚回去呢)”,这时他就无话可说了。相信我,我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虽然我当时的回复要肮脏的多。

  

  不过无论如何,这类情况毕竟还是少数,对于“不友好”的那一小撮美国人,他们直接表现出“种族歧视”虽然不犯法,但还会忌惮来自于所在工作单位或学校的惩罚。于是这些人就会换一种温和的方式,那就是鄙视你。

  2.尊严怎么来

  美国大多数平民的信息渠道都很单一。每天受电视上的那些弱智洗脑台,继续强化着几十年来对中国一成不变的刻板印象。

  自作聪明的老美往往会带着伪善的表情,问“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吃狗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时候你要是耐心地跟他讲道理就彻底输了,因为他纯粹是想表达一下鄙视的情绪,为了问而问,不是奔着答案来。有次学校的周末聚会,我就被一个家伙问到了——而且他特意挑了个安静的片刻来吸引大家注意——于是我就半开玩笑地说,“我们杀掉的狗还没你们杀掉的印第安人多呢,这不算什么”。效果非常好。

  

  当然了,华人在美国获得尊严的方式绝不是鸡毛蒜皮的口舌之争,学习上碾压、工作上骑脸、创业上成功以及把好学区的房价炒上天(笑)让这些穷鬼统统买不起,才能让我们奠定最终的胜局。

  

  美国人在“竞技”上倒是看的很开,很较真地玩,很大度地输。小到街头篮球,大到商业兼并,输的一方都有一种“天地孤影任我行”似的豁达。你如果遵守游戏规则并正当地击败他,那么对方往往也会坦然地跟你握手,说声“good game/match”再扭头走开。

  更不用说那些在美国公司,从华人老板那里领薪水的白人雇员了,在养家糊口的形势下,你能看出他们眼中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

  这样就很好,给被美国脑残媒体“刻板印象”陷害许久的华人一个合理奋斗并获取尊严的方式。只要你够优秀,在任何方面超过他们,就能得到这个白人社会的尊重,我想这也是所谓“美国梦”的主要表现形式吧。

  而真正“锲而不舍”地执着并保持对外来华人一贯“鄙视”的,往往是那些二鬼子,他们无论发生什么,都会在背后猥琐地戳你的脊梁骨。这里不再多说,大家可以自行体会。

  4.纯粹的善良

  上文我提到,美国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单一,或者说外界言论的深度太过简单,这也导致了善良的群体能做到另一个高度。

  

  现在回想起来,无论是同学寄宿家庭的那对音乐家白人夫妇,还是在学业中期做我“conversation partner”的地理老师,以及给我校内工作、并引导我完成毕业课题的专业课导师,都完全符合电影中的那些正面形象,对我进一步适应美国社会起到了难以想象的积极作用。

  

  和他们一直声称的“大熔炉”不同,美国的不同事物间的“界限”还是十分明显的。城区规划上,“好区”一片祥和,犯罪率极低,学区优秀,警力丰富;而往往一街之隔的“差区”却是帮派密集,警力捉急,以至于天黑之后不敢上街(对,洛杉矶,我说的就是你)……

  体现在人身上就更明显了,美国佬中的垃圾们可以每句话都有一半的单词是脏话而且句句不重样;而像上文提到的例如音乐家夫妇,他们眼神清澈,谈吐优雅,与他们交谈甚至有一种回到了欧洲中世纪的感觉。最重要的是,他们对任何人都充满真实的尊重,自然且诚恳。

  

  而那个经常找我聊天的地理老师,去过好多次中国,在我脑残般自嘲家乡的恶劣民风时打断我,并认真纠正我的思想,说“中国人的素质并不低,只是社会的游戏规则和美国不同罢了,你要学会跳出来看问题。”给那时的我当头棒喝。

  我当初的导师就更不用说了,这个脾气暴躁的工作狂,这个斯坦福大学毕业的犹太人,在我回答问题紧张到结巴、课堂上后排的白人同学大声嘲笑我的英语口音时,他凑过来笑着说:“我刚来美国的时候英语还不如你呢,现在还不是在赚美国人的钱。”

  后来我就毕业了,脑袋里带着这些人的印记去找工作,结束时面试官笑着说,“我觉得你很像我当初的学生。”

  再然后,这个面试官就成了我的顶头上司,我为她工作了7年。

  5.规则与禁忌

  也许是因为小费的关系,美国的服务业人员的态度都很好。你出去吃个饭,服务员还会三不五时地过来问你是不是对一切都满意——虽然你知道她就想确认你会不会多给小费。

  但是近一点例如邻里之间就互相有些防备了,通常的交流也就仅限于见面简单的招呼,这也许是因为枪支泛滥的关系吧,跟大国之间“核威慑”的原理是一样的。

  

  这种“威慑力”直接体现在矛盾处理上。如果邻居家开party开到太晚并且声音过大,最好的办法就是打911让警察来处理,如果你直接过去拍门的话,即使没有发生激烈的争吵,也会让你们的关系跌到冰点。

  因为美国人会觉得:

  1. 你“入侵”到他的“堡垒”了。

  2. 你让他颜面扫地。

  在这一点上,美国人比咱们还更要“面子”的多。

  

  此外,在工作场所和同事有矛盾,也千万不要涉及人身攻击,以及有任何“威胁”之类的言论。美国人全民都可以合法持枪,社会的稳定特性和咱们的不同,所以美国人会对任何诸如“走着瞧”或“我弄死你”之类的措辞极度敏感。

  还记得我刚开始提到的“一般种族歧视的言论不违法”吗?打个比方说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你指着鼻子骂对方“黑.鬼”,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被他揍一顿罢了——当然了小概率他也有可能掏枪——但是你如果说“你等着,我弄死你”的话,你当天就会进局子的,而且几万美金都捞不出来。

  

  另一方面,即使是素质堪忧的美国人,也不会轻易破坏规则,不轻易插队——即使这人目露凶光、满口脏话。

  我想,这也就是美利坚人民心中的规则与禁忌吧。

最新评论

快递公司 陈教练 星星画室 绘画 xiongmao 广告招租 资深CPA/CMA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4, 2025-4-1 18: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