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ilton Chinese Website Yangqin jojo ma 地产经纪 刘苏杰 金房地产 方正贷款 广告招租
地产经纪 越淑梅 学区房专家 邱中威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广告招租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地产经纪 李芳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水管水喉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找回密码
 注册
哈密尔顿华人网™ 首页 生活指南 查看内容

中国人失去的和加拿大人得到的

2010-5-23 10:05| 发布者: Andy| 查看: 124551| 评论: 0|原作者: 佚名|来自: 华人网

前段时间,一哥们在我们MBA同学群中扔了一篇文章,题为《中国,你永远赶不上人家》,是一个中国去加拿大的移民写的,大致意思就是说,加拿大的主流社会是由西人(白人)把握,中国人很难融入。原因就在于,在西人眼里,中国人有些非常要命不可思议的缺点:如不诚信、不讲卫生等,然后,作者就提到对白人的评价,认为他们诚信、有文化(爱读书)、有同情心等。文章中还提到在加拿大,黑人融入主流社会的程度非常彻底。因为黑人改变了很多,变得有教养、有礼貌、有品味,懂得尊重人,讲卫生,更重要的是,他们说话做事情,非常讲究诚信。黑人被主流社会接纳是他们自身改变的结果,因为加拿大这个社会需要的就是这种人。

看了这篇文章,难免令人有些不爽。就有同学问到,难道加拿大白人真的个个都像天使般吗?同学们就建议N年前移民到加拿大生活的高怡冰同学评论一下。

高怡冰同学回信了,他说,文章作者大部分观点还比较客观描述了加拿大人的状况。当然一个社会就象人一样,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有善恶两面。只是加拿大“开善门”的一面还保持得不错,至于“堵恶趣”的一面因为过分注重个人自由,有些做法值得商榷。相信在加拿大呆得更久,会有更多客观深刻的体会。

有感于这个话题,他发来了去年的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加拿大主流社会和我

(有感而发于2009年初春)

又到了每年单位动员我们向UNITED WAY(多伦多资助穷人的慈善机构)捐款的日子,每个部门都在收从工资中自动扣除的捐款表。今年捐多少呢?拿出去年的表格,每两周捐的是加币25元,一年合计650元,今年可不能少,那就每两周30加币吧。送出表格,无意中看到内部网站中的统计,按照今年我们教育厅捐款目标,平均每人300多元。看来我是完成个人任务了。回想起七年前刚进教育厅,拿到同样的捐款表,内心挣扎了好几天,才勉勉强强写了个“2”,真是吝啬。

突然想起2003年岳母访加时问移民三年的我:“你觉得自己有没有融入加拿大的主流社会?”当时的我一片茫然,什么是主流社会呢?是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加拿大人一样的生活方式,做到高级管理层,或是有有头面的白人朋友,间或参政议政,出入正式社交娱乐场所。这好像是中国主流社会的定义。不过现在我倒是有了答案,不妨可以这样向岳母大人汇报。

一个外来移民有没有融入加拿大主流社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判断: 1.是不是象多数加拿大人一样注重家庭生活?加拿大人平时下班,周末或假日,通常都是准时回家,陪父母,家人和孩子进行各种家庭活动,很少有下班晚回家或在外面应酬到很晚甚至周末也不在家的现象。记得10年前离开中国时有一首诗把男人分成几等:一等男人,家外有家;二等男人,家外有花;三等男人,下班不回家;四等男人,下班回家;五等男人,下班回家,她不在家;六等男人,下班回家,看见她和他…。按这个标准几乎绝大多数的加拿大男人在中国只有四等的标准。现在的我也是下班就回家,没有了以前在中国下班后的熬夜应酬,没有了母亲生日都忘记回家探望的尴尬,也没有了太太的深夜孤枕难眠,却换来了加拿大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和家庭的天伦之乐。

2.是不是象多数加拿大人一样有很强的包容性?加拿大因其移民国家的特性,不出三代,都来自其他国家,因此人民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大家互相尊重个人信仰,习惯和生活方式又和平共处,互不干扰。每一个人都有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只要不影响其他人的权利和自由。如果不是这样,又如何让我这样一个当年英语一般般,无根无背景的“外国人”进入政府上班,还能不断向上进步。回首每个共事过的同事,都会对我鼓励有加,热情帮助。相比之下,同样来自移民城市的我以前却看不惯东,看不惯西,有点小鼻子小脸。现在我们以真诚心学会和各种各样同事朋友和睦相处,不管欧裔,亚裔,非裔,拉丁裔还是土着,大家好象生活在联合国中一样。

3.是不是象多数加拿大人一样是一个守法,守规矩的好公民。在加拿大做一个好公民还真不容易。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没有如实报个人所得税。记得刚来头几年报税,都在“专家”的劝导下“合理”避税,每年都从国税局退回了几百甚至上千元的税。现在才知道如果人人都如此自私自利,那国库空虚,哪有人人可以享用的免费全民医疗,孩子的十二年免费教育和众多的福利设施。出国前引以为豪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的小“聪明”在讲诚信的加拿大人面前是如此的自惭形秽。现在的我和大多数中国老移民一样,捡起小时候学的“五讲,四美,三热爱”。自觉不自觉地和加拿大人一起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只不过热爱的对象从“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变成了“热爱家,热爱社会,热爱加拿大”。

4.是不是象大多数加拿大人一样乐善好施?又回到捐款,记得第一年我在社区为低收入的老人们义务报税时,看到不少七,八十岁的老人每年领着不多的一万元左右的养老金,拿出的慈善捐款收据竟也有几百甚至上千元,实在是纳闷。呆久了才知道加拿大人慈善捐助贫穷,国际救援,救灾的捐款是世界领先的。加拿大有着世界上难得的和平安定富足的生活与其优良的布施传统是分不开的。这几年我看到身边的很多中国朋友也以各种方式反馈社会,虽然都是工薪阶层,但他们认领国际贫困孤儿,资助世界灾难,扶助社区低收入,赞助医疗疾病。有的都会拿出收入的10%做捐助。而这些人大部分在国内都是很难被拔毛的。是他们思想境界突然提高了吗?是生活太富足,钱多得没地花吗?应该还是中国的老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其实最近学了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才知道伟大的至圣先师,在文革中被狠批的“孔老夫子”在《论语》中一语道破,“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有余力,则以学文。’” 此句一出,即包含了所有加拿大主流社会的价值观。热爱父母和家庭生活即是“入则孝”,遵守法律规范既是“谨而信”,包容性既是“出则悌”,乐善好施既是“泛爱众”。 炎黄子孙老祖宗两千年前对学生后人的谆谆教诲,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主流价值现在无非还被加拿大人在这片年轻的土地上受持着而已,而我们自己在100年前就开始偏离了这个人类世界共同遵守默认的准则。要想恢复中国真正的精神大国的地位,还得“建国君民,教育为先”啊!而这教育应该是中国传统的教人如何做谦谦君子,志在圣贤的教育,而非到工商技能传授所(现在的学校)接受知识传授,学习谋生手段的教育。(管理者club颜杰华)

最新评论

快递公司 陈教练 星星画室 绘画 xiongmao 广告招租 资深CPA/CMA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4, 2025-4-3 15: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