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ilton Chinese Website Yangqin jojo ma 地产经纪 刘苏杰 金房地产 方正贷款 广告招租
地产经纪 越淑梅 学区房专家 邱中威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广告招租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地产经纪 李芳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水管水喉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找回密码
 注册
哈密尔顿华人网™ 首页 生活指南 查看内容

加拿大还有多少资源可浪费

2010-6-13 09:31| 发布者: Andy| 查看: 123743| 评论: 0|来自: 华人网

北美时报/越接近那些小镇和村落,越会被加拿大的广袤富饶,资源丰富所吸引,但所接触到的现实并不总是让人欣慰。

  即使资源再多再好再强,也禁不住持续不断的破坏与浪费。现实生活中的很好事情,尤其那些得以让加拿大闻名的所谓好处,早已发展得偏离轨道。

  LINC确实是一种娱乐

  新移民吴先生所在的LINC老师让所有的学生们写封信,大意是说说这所学校好在哪里,哪些事情是你最喜欢的等等,但是要求绝对必需要多写好处。学校负责人拿到信后要选择性粘贴,然后交给政府,目的是以学生的名义向政府要钱。吴先生所在学样有各个级别的学生约150名,除个别老师认真备课讲课外,绝大多数老师讲课太随意,上课根本没教材,更谈不上任何连贯性和章法,随便拿几张纸复印一下,就是当天的教材。老师对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会不厌其烦地讲,根本不管学生的需求。上课随时会与身边的学生聊天或发几片纸给学生做练习,很长时间后才想起学生是否做完,或把学生带到电脑室做练习,自己在一旁休息。

  为得到政府经费,一些英语培训机构不顾学生个人学习状况或学习积极性,极力压低成绩,以使学生不断重复同一级别或常年在低一年级继续学习。因为一个学生就可以得到政府资助的3000元,如果学生因事不能来上课也为其保留位置很长时间。有的机构为节省开支只出任合同制老师,或聘任不是本地出生的移民当老师,这些教师本身就是移民,只是比新移民在这里居住长几年,口音不正不说,对加拿大本土文化一知半解,甚至有的老师以挪瑜别国移民为课堂开场白。老师根本不在乎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只要学生来了,填了表,主办机构就可以从政府获得拨款。这样的机构,实质上不是在帮助新移民,而是新移民在帮助这些移民服务机构从政府那里拿钱以养活机构本身。

  吴先生说像他这样确实想学习英语的人,其实心理上是非常焦虑的,每天学习都是非常认真的,但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真是在浪费时间,反倒是不少年纪大的移民,或是那些难民们,或是常年吃着政府福利的人,学多少反正也无所谓,只当是有人陪着找乐谈天儿。一个常年靠政府福利的香港人说,我不论到哪里学习,只要每月能按时给我开证明信交给政府我就在这里学,哪一级别对我都无所谓。

  而那些急于工作的,确实想提高英语的,来听了几次课,都选择了离开,因为这样的环境根本无法满足学习的需要。

  有人说LINC是个鸡肋,ESL会好一些,其实完全在于老师,碰不上一个好老师,在哪儿都差不多,教的那点英文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对找工求学没本质帮助,而且往往会给新移民一种错觉,以为自己每天都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忽视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找工作、找学校、找机会、找朋友。

  一位来加拿大八年多的天津人说,前几年为房子而打工,不敢花精力和时间学习英语,现在房子贷款还完了,年纪也大了,反倒整天没有事来这里也算一种娱乐,但这里好像这么多年根本没变,这里的课程就像一出没完没了的折子戏,不但前后内容分离,各个内容都各成独立段,哪天来都不会担心拉下课,老师就是唱戏的人,学生就是来免费听戏的,不管你唱的是什么内容,消磨时光而已,反正是政府埋单。

  像这样的人在英语培训机构里很多,而最终还是纳税人出钱,这样的浪费堪比任何一种腐败。

  病了以后的一种无奈

  一位子宫肌瘤患者最近不得不回国手术,因失血过多,病人每月会有近半个月不能工作学习,而且逐渐消瘦无力,但预约半年都不能见到专科医生,最后捱到终于与专科医生见面却被告知必需做手术摘除肌瘤,但要等二年甚至更久,因为还有相当多的癌症患者的手术都在排队中,而区区肌瘤手术根本不会提前进入安排,病人如果担心等候期间病情加重只能另觅其它治疗途径。

如此低劣的医疗效率,侈谈全民医疗健保体制让人感觉无奈!无论什么病,整个治疗的流程漫长,从预约家庭医生开始,到转专科医生,等待与专科医生见面等诸多环节,章程死板,诊所,病房,实验室根本不在一条服务线上,从一个地点转到另外一个地点不知要等候多久,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刻板的规章制度下难以得到发挥。一方面是大量设备、器材和人员的相对闲置,另一方面是许多病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有移民说,在加拿大胆结石也能死人,加拿大的医生的水平真雷人,让人望而生畏,这种水平能让你小病成大病,大病成死人。很多人要求住院,同时要求提供不同程度和各类餐饭,一旦住进医院,就以各种理由迟迟不出院。造成真正的有病的人不能很好住院治疗,贻误病情。一个从未在加国纳税的移民老人,可以获得数万元的心脏手术治疗,而医院的急诊室却长年爆满,救护车不堪重负。政府的医疗资源分配未能有效地适应现实各种变化,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不合理,病人根本难以体现到加国基本的全民社会健保的优势。

近几年加国人口老化,医疗保健需求增加,65岁以上老人的医疗费用已经占到全加医疗总开支的一半左右。而这其中的资金人力时间的种种浪费不知要等待多久才会真正提到改革日程上来。

  清水一定可以浇花

  用大量干净的清水洗车浇花是加拿大人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通的事情,尤其是周末节假日期间,一个普通加拿大人用在自己花园的时间是他最快乐的时光,纯净的清水冲刷着生长中的植物和花园中和各个角落,甚至洗刷墙面。

  欧洲水政策研究所总裁Riccardo Petrella上周三在满地可Millennium Stummit发表有关水资源演讲,加拿大拥有世界上的1/5澹水,可再生的供应量也有7%,但加拿大人却用珍贵的水资源照顾草坪和洗车,毫不顾惜地污染水资源,加拿大如此浪费珍的水资源,是日益干渴地球的坏榜样。他还担心,加拿大会屈服于美国压力,将澹水视为商品出口。他说,过去20年来,加拿大越来越受生意及市场机会驱使,以致漠视持续发展的计划。

  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有10亿以上人口没有安全食水,26亿人甚至没有厕所,要在街上便溺。即使在欧洲,无力负担水费的人也越来越多。Riccardo Petrella说,将水变成经济财,会断绝最需要的穷人的生路。他预测,如果不在2030年前采取对抗水资源商业化行动,世界上的半数人口将无水可用,到2050年时,比率还会上升到60%。他号召正在发展的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民众应该站出来勇敢表达意见,以最大的力量来反对将水资源变成商品,而目前他正在从事这一事业的进展。

  一位以协助玻利维亚贫穷社区为宗旨的明尼苏达州机构主席Segundo Velasquez说,水资源商业化的灾难已明显化,跨国企业取得水资源权利后,该国民众即使在自己的物业凿井取水,也要付钱。水的价格几乎是隔夜倍增,有些人的整月薪资还不够买水。

  重复修路看不懂

  越是交通高峰时段,加拿大的修残补缺修路工程越是忙得欢。冰雪刚过时,修路季节来到,这是加拿大独有的特色。其中原因众所周知:晚间施工有限制,工会保障有制度,节假日加倍薪水支出等,所以修路施工都难以避开白天交通繁忙时段,这自然大大增加整个城市交通负荷。以市中心正中央的布鲁尔街工程为例,2007年开工,原定于去年底完工,至今不仅工程未完,而且超支450万元,像这样的修路施工逾期超支现象很普遍。最让人不懂的是同一段路重修多次,好像总是修不到位,修不完美,施工管理不善使很多路长年处于施工工地状态中,严重影响市民正常生活,浪费大量社会成本,即使这样,加拿大的市容也难以让人说得出口,号称国际大都市的硬件形象朴实有余,风格特色严重不足。

  专业移民用处有限

  成千上万受过高等教育的合法移民处于失业中或干着技术不对口的工作,早已成为北美移民生活中尽人皆知的事实。而这些专业人士本来可能帮助加拿大缓解迫在眉睫的医疗保健养老系统、计算机科学和其它技术职位的劳动力短缺。大批移民一年接一年地涌入,加拿大照旧严重缺乏软件工程师和注册医生与护士,只因为语言障碍和一纸证书与专业工作遥遥相望一直到老的人无计其数。

  移民学历认证工作早已是很多年前的事,现在终有即将落实之说,但有名无实,呼声高,落实慢在加拿大见怪不怪,真正受益的人少之甚少。即使认证以后,也会因语言和当地经验不了了之。政府认证学历的计划刚一提出,就被一些聪明人所利用。一些机构打着帮助移民落实认证学历的幌子,实质上没有一项贴近内容,让移民伤心无奈。一些医学专业人士即使在国内有20年的医学经验或做到专业技术最高阶段,只差加拿大的一纸证书。一些本地的医学院专业毕业即使受到9年的医学教育,积累过5年的临床实践,包括完成所要求的阑尾切除手术、剖腹产手术或其他外科手术,只因为没有通过加国行医执照所必需的一系列程序,包括一些考试和一段住院实习期,所以最终当不了加拿大的医生。移民们说,加拿大的证书是移民生活的金饭碗,难怪一些人对各种证的愿望如此强烈,那些有证的人有机会就会去考证,有了一个证想有第二个证,直至有了无数个证而竞想不出到底做什么。

最新评论

快递公司 陈教练 星星画室 绘画 xiongmao 广告招租 资深CPA/CMA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4, 2025-4-3 15: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